銷售圈子中,廣泛流傳著這樣一句話:要學會把客戶當朋友,關心關心再關心。
在著名的銷售書籍《銷售圣經》中也有過類似的描述:人們總是愿意從朋友那里購買東西,而不是從銷售員那里。于是乎,眾多銷售人員都把“和客戶做朋友”奉為經典,隔三差五問候客戶,陪客戶喝酒聊天,邀請客戶參加一些活動,他們把絕大多數時間都花在了所謂的“與客戶建立朋友關系”上。
直線管理咨詢的營銷顧問告訴你,當你選擇嘗試去和客戶做朋友,你就選擇了一條不歸路。其實絕大多數客戶愿意和你在生活上交心,主要出發點還是期待你能在產品或服務本身上提供更多他們想知道的信息。他們關心的不是和你發展成什么樣的朋友,而是你如何從他們的角度出發幫他們塑造對產品和服務的信心。
就客戶自身而言,對于產品的信任才是核心,對于你的信任只是實現他對產品信任的一個前提。此外,和客戶成為朋友的過程也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你想想,即使是在生活中,我們自己幾十年來真正交心的朋友能有幾個,難道你愿意付出十幾年去培養和客戶的朋友關系嗎?并不現實。而且就算你認為客戶已經成為了你所謂的朋友,他也可能依然不會為你的產品買單。畢竟,友誼本來就只是生意場的副產品。
所以,銷售的核心應該是把客戶對產品和品牌的持續信任感作為維系客戶關系的基礎。
在這個層面,我認為銷售更應該把客戶當做父親對待,而不是朋友或哥們。
畢竟交個朋友還是要時間的,而認爹只要一瞬間。
把客戶當做爸爸,將尊重升華為尊敬
成功的銷售員,一定不要把自己放在和客戶同一身份層次上對待,這也是我為什么不鼓勵把客戶當朋友。客戶往往都是有虛榮心的,他往往希望通過購買你的產品得到屬于他的身份認同感。換句話說,你對他誠惶誠恐,認真傾聽他的感受,他的內心得到了滿足,你已經就邁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當客戶得不到尊敬,他懲罰你的方式也很簡單粗暴:不購買你的產品就是了。
把客戶當做爸爸,讓自己常存感恩之心
很多銷售人員在推銷過程中,常常因為某些客戶的拒絕而逐步切斷與這些客戶的聯系。其實就個人成長而言,對于一個銷售員,無論客戶是否購買產品,你都應該心存感恩。客戶購買了你的產品,你要感恩他的支持為你帶來了業績;客戶拒絕購買你的產品,你要感恩他給了你一個碰壁的機會,感恩他讓你在挫折中得到了鍛煉和提升。
當你有了感恩之心,你就具備更強的真實客戶轉換率和留存率。
把客戶當做爸爸,讓自己學會換位思考
中國有句古話:不當家不知柴米貴,不養兒不知報母恩。為人父母總是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夠體會到他們的不容易,不希望子女亂花錢。如果一個銷售能從客戶的角度想問題,把客戶的錢當做自己的錢,分析客戶的真實心理需求,讓客戶真實感受到這個產品是一分錢一分貨,那你的成交幾率也就大大增加。
正如汽車大王亨利福特說過的一句名言:
成功沒有什么秘訣可言,如果非要說的話,那就是時刻站在別人的立場上。
所以,請把客戶當作爸爸來對待。
這不是一種侮辱,而是決定一個銷售從業者能否實現職場升華的重要學問。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內容來源互聯網,旨在分享,如有關于作品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及時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