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參加企業服務行業峰會,幾乎每個圓桌討論都繞不開 “卷到喘不過氣”:
做 SaaS 的愁客戶留不住,做法律咨詢的怕報價沒優勢,做財稅服務的怨跟進半年的單子說黃就黃。
不少人把問題歸給市場:“是不是客戶預算砍了?”“是不是新入局的同行太多了?”
但我觀察到一個更核心的問題:很多時候 “卷” 的不是行業,而是停留在過去的獲客思路。
一、為什么總陷在 “卷” 里?
表面看是競爭激烈,但往深了挖會發現,大多 To B 公司的獲客方式都沒跳出 “老路子”:
銷售 80% 的時間都在做低效事 —— 從招聘網站扒企業聯系人、在行業群里發硬廣,要么就是對著買來的名單盲打電話,10 個接通的里有 8 個直接掛掉;有些公司把業績壓在 “老銷售的私域人脈” 上,老銷售一走,手里的客戶資源帶不走也接不上,新人只能從頭摸索;更常見的是不做精準分層,不管客戶是剛成立的小微企業,還是年營收過億的大企業,只要有需求就接,最后只能靠壓低利潤搶單,越做越被動。
這就像所有人都擠在一條窄路上拼體力,拼到最后不是拼能力,而是拼誰能扛住低效的消耗。很多人覺得自己是 “行業內卷” 的受害者,其實是陷在沒體系的獲客里打轉。
二、破局的核心:搭建獲客體系
那些做得輕松、業績還穩漲的 To B 企業,早就從 “靠人力硬推” 轉向 “靠體系吸引”,總結下來有三個關鍵做法:
三、To B 的終局:拼的是體系效率
未來 To B 企業的競爭,不是看誰的銷售人脈廣,而是看三件事:
如果還在靠 “人脈 + 體力 + 降價” 獲客,肯定會覺得越來越卷;但卷不可怕,可怕的是用老思路等新結果。
所以問題從來不是 “行業卷不卷”,而是:你的獲客體系,還能不能跟上客戶需求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