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線管理咨詢的營銷顧問表示從業多年,接觸了很多銷售:有大學剛畢業的應屆生;其他非銷售崗位轉行過來的;還有經驗豐富的行業老手;......這些人大致可以分為兩類:
一類是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和自己在做什么的銷售;一類是沒有目標,對自己的工作認知模糊的銷售。
這兩類銷售的工作結果是:
第一類銷售,在團隊里業績基本都處在中等以上,銷冠也都是在他們中間產生;
第二類銷售,中等以下,而且自我淘汰率極高。
第二類銷售他們并非不努力,而是對銷售這個工作存在這4個錯誤的認知。而影響到了他們的職業發展。
錯誤認知一“希望鍛煉一下自己的抗壓能力。”
相對其他工種,銷售確實是一項壓力很大的工作。但凡是持有這個觀點的一般都是淘汰得最快的。因為這樣的銷售把關注點弄錯了。
1、不要帶著鍛煉所謂的抗壓能力的態度去工作
這樣你會不斷地強化“壓力”這個詞,看啥都是壓力,搞得還很自我感動,結果事實上動都沒動。選擇一份職業難道不該是看中這份職業本身的樂趣或前景么?啥時候變成了看中這份職業能虐自己了?
2、不要被動地去扛著壓力,而要主動解決壓力
你扛了多少壓力說明不了什么,只要不主動去消除壓力,被壓力壓死只是時間問題。例如:你每天要打大量的邀約電話,老是被拒絕,于是非常痛苦,但是你在扛著、忍著、堅持著......但是如果你不改變邀約方式,再怎么堅持,最終人事還是會找你談話的:“你可能不適合這份工作”。
3、抗壓能力決定了留給你解決問題的時間長短
抗壓能力本身是很重要的,這點是不可否認的,而且確實很多人的抗壓能力弱得一塌糊涂。帶著“鍛煉抗壓能力”這個目的去做銷售,你的方向就已經錯了,所以,趕緊調整過來。
錯誤認知二“干什么做銷售啊!太不穩定啦!”
在外人看來,銷售的工作確實存在不穩定性。穩定,應該是穩定的“成長”,而非穩定的“一成不變”。職場中,很多時候因為“沉沒成本”的原因,大部分人是懼怕換崗位、換公司、換行業的。
這種心理導致了大部分會追求績效穩定,低流動率和低挑戰性的工作,從而生活在自己的舒適圈里。很多時候說銷售不穩定,其實是在追求舒適圈,回避變化。
而經過努力和沉淀,銷售同樣可以進入穩定的軌道,而且收益遠遠大于其他崗位。所以,如果決定要做銷售,千萬不要讓“銷售不穩定”這種觀念擾亂了你的心智,否則就不要輕易嘗試銷售。
錯誤認知三“做銷售,就是要面面俱到。”
在銷售過程中,我們一直堅持不斷改善產品和服務,希望提高客戶的滿意度。為了追求更高的客戶滿意度,我們不僅僅和競爭對手PK,更重要的是挑戰自身的極限,包括服務速度、服務標準、服務能力、服務結果等。
其實這無可非議,因為這本來就是銷售人員的工作,讓客戶持續不斷的為我們點贊。但伴隨而來的,是客戶的期望值變得越來越高。一旦我們出現任何與原本的服務水平不符的情況,尤其是服務質量的下滑,馬上就會讓客戶出現滿意度下滑的情況,甚至更嚴重。
因為過于完美,所以公眾無法容忍泛美航空的一點點錯誤,一點點瑕疵。你越優秀、影響力越大,外界對你的要求越苛刻。企業是如此,個體也不例外。正如品牌定位一樣,我們只需要在某一方面做到極致,而不需要面面俱到。
事實上,做到面面俱到不僅成本過高,更會導致客戶的期望值居高不下,最終反而會導致滿意度下滑。銷售不需要萬能,而需要有特色。
錯誤認知四“能說會道就能做好銷售。”
很多人認為:能說會道就能做好銷售。其實并非如此,關鍵要“會說”:句句都能說到點子上,說到客戶心里去才行。以下3點,是銷售經常用到的語言技巧:
1、講故事
講故事是銷售人員最應該具備的基本功,因為故事具有能夠創造畫面感,引起顧客共鳴的特點,相對其他語言技巧來說更能夠被顧客所接受。想要有好的業績一定要記住四個字:“趨利避害”。顧客要么是追求美好生活購買利益,要么是降低痛苦購買保障。
2、用數字
用數字是一些優秀課程銷售最常用的技巧,準確的報出產品數據和銷售數據更加具有直觀性和可信性,增加專業感。
3、打比方
銷售人員一定要有語言的轉化能力,把概念轉化成更方便顧客理解的事物,生動形象,客戶更容易接受和認可。做銷售不光是能說會道就夠了,里面有很多的講究和技巧,用對了用好了才能讓你不斷成交。
寫在最后
打鐵自身硬,作為銷售,一定要對自己的工作性質和特點有清晰的認識和定義。帶著偏見或錯誤的認知去從事銷售,很容易迷失正道,從而產生“我不適合銷售”的結論。
總結一下做銷售的要點:
1、不要以鍛煉“抗壓能力”作為從事銷售工作的主要目的。
2、通過自身的堅持和努力是可以獲得銷售崗位的穩定性的。
3、好的銷售并非面面俱到,而是有自己的風格和特色。
4、能說會道不代表就能做好銷售,說到點子上才是關鍵。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內容來源互聯網,旨在分享,如有關于作品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及時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