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路透社、美聯社和法新社報道,美國東部時間7日晚8時(北京時間8日9時)許,拜登以“當選總統”身份發表全國講話,圖源:環球網
北京時間2020年11月8日凌晨,拜登累計獲得290張選舉人票,已鎖定勝局。拜登的當選,對美國、中國乃至世界均有重大影響。
拜登選票已超半數,鎖定勝局
北京時間2020年11月8日凌晨,拜登贏得賓夕法尼亞和內華達州,累計獲得290張選舉人票,已鎖定勝局;特朗普獲得214張選舉人票。
此屆大選十分激烈,關鍵搖擺州密歇根州、威斯康星州和賓夕法尼亞州臨近計票結束發生反轉;拜登分別以2.7、0.7和0.6個百分點的微弱優勢獲勝。佐治亞州(16票)、北卡羅來納州(15票)和阿拉斯加州(3票)仍處于計票階段。
由于特朗普和拜登選票接近,特朗普可能會試圖通過司法爭議、重新計票、游說選舉人“背叛”等方式改變競選結果。目前,特朗普已在威斯康星州、密歇根州、賓夕法尼亞州、佐治亞州啟動競選訴訟,要求當地停止計票或重新計票。但密歇根州、佐治亞州已駁回特朗普的訴訟。
拜登的政治主張以及與特朗普的異同
1. 對內政策:抗疫與財政刺激
抗疫方面,拜登將修正特朗普的防疫不當舉措。例如,強制各州執行“口罩令”,加大疫情檢測和追蹤,為居民提供清晰防疫指南等。
基建方面,拜登將建立現代化基礎設施,計劃未來十年內投入1.3萬億美元。包括,交通運輸、智慧城市、能源、水利、學校、網絡等多領域投資。特朗普支持基建,但沒有明確計劃。
稅收方面,拜登將提高富人和大企業稅收,增收資本利得稅;為工作家庭提供稅收減免。特朗普擬啟動“減稅2.0”計劃,支持全面減稅、簡化納稅申報程序,強調經濟增長的帶動作用。
氣候與綠色新政方面,拜登重視新能源,計劃對氣候和環境投資1.7萬億美元,確保美國實現100%清潔能源經濟、2050年之前達到“凈零排放”,重新加入《巴黎氣候協定》。特朗普堅持退出“巴黎氣候協定”,并廢除“清潔能源計劃”,堅持發展傳統能源經濟。
醫保方面,拜登將實施“平價醫療法案”。包括:降低保費,取消醫保稅收抵免的資格上限,提供低成本高質量的醫療體系,反對處方藥公司濫用權力,藥品定價參考海外市場價格等。特朗普反對奧巴馬《平價醫療法案》,主張通過市場競爭降低醫療成本,允許仿制藥進入美國市場。
就業方面,拜登提出擴大短期補償規模,挽救工作崗位。包括:提高最低時薪,為家庭、小企業和社區提供即時救濟、擴展危機失業保險,調動美國制造和創新提供就業機會等。特朗普不支持提高最低時薪,計劃擴大聯邦資助計劃和職業培訓計劃,鼓勵制造業回流與就業。
拜登當選后的美國經濟有望加快恢復,但深層次社會問題難以解決。
短期看,拜登上任后會加大防疫政策力度和支持大規模財政刺激計劃,美國經濟有望恢復。但美國政府體系的系統性缺陷、聯邦政府與各州工作脫節、過度追求“民主自由”的價值觀等,均使政府防疫工作效果打折。行業方面,拜登當選或意味著基建、科技、新能源等領域將更好發展。
長期看,民主黨更注重民生改善而非經濟增長,有望一定程度上改善收入和財富分配問題。
然而,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美國貧富分化與社會撕裂問題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決的。
2. 對外政策:回歸全球治理
貿易方面,拜登不支持使用關稅武器,傾向聯合盟友對他國施壓。關注“不正當競爭”和竊取美國知識產權行為。特朗普支持對進行“不公平傾銷和補貼”的國家征收懲罰性關稅和反傾銷調查。
地緣政治方面,拜登將重構盟友關系。結束阿富汗和中東戰爭,堅持朝鮮半島無核化。特朗普強調“美國優先”,恢復美國在全球外交的地位;重塑美國軍事力量,讓盟友承擔更多防務費用;與韓國日本建立國防合作,承諾提供軍事裝備。
拜登當選后的世界局勢或更穩定,但美國的霸權主義思維不會變。拜登8月的演講中提到,要建設一個“慷慨而強大、無私而謙遜”的美國。拜登的對外政策將更加溫和,預計在貿易規則、氣候協定等方面的國際合作可能更注重“團結”與“政治正確”。
此外,拜登支持自由貿易,支持WTO多邊貿易體系,未來有望推動全球和區域貿易關系修復。
同時,其更加開放的貿易政策可能總體上緩解美國和全球貿易阻力,提振全球經濟。
拜登當選對中國的影響
1. 拜登支持自由貿易、回歸多邊主義、反對關稅,中美貿易摩擦有望階段性緩和。
拜登曾表示,“中美問題不在于貿易逆差”。可以推斷,未來中美經貿更多是“全球貿易規則與競爭力”的比拼,而非“關稅戰”。
2. 我們要清醒認識到中美博弈具有長期性,雙方都要保持克制和遏制。
在2018年中美貿易摩擦爆發初期,我們鮮明地提出三大判斷,與市場流行觀點不同但被后續形勢演化所不斷驗證:“中美貿易摩擦具有長期性和日益嚴峻性”,“這是打著貿易保護主義旗號的遏制”,“我方最好的應對是以更大決心更大勇氣推動新一輪改革開放,堅定不移。對此,我們要保持清醒冷靜和戰略定力”。
美國兩黨已達成對華強硬共識,拜登對中國態度由溫和轉為強硬,究竟是競選策略還是其政治主張需要后續觀察。
最新民主黨綱領強調,“民主黨將會對中國以及任何試圖削弱美國制造業的國家采取積極行動,我們將抵制中國竊取美國知識產權以及要求中國停止對美國企業的網絡間諜行為。”
“民主黨將與盟國一道,發動世界上超過一半的經濟體制衡中國,并盡可能從最強有力的位置進行談判。”
“民主黨人對中國的態度將以美國的國家利益和盟國的利益為指導,并利用美國社會開放、經濟活力以及同盟力量來塑造反映我們價值觀的國際準則。”
“我們相信,歐洲是我們與中國競爭的天然伙伴。”
拜登有可能聯合盟國制衡中國。拜登多次表示聯合盟國制衡中國,歐洲會是他們的首選。預計中美在科技領域面臨激烈交鋒,截至目前,美國、英國、歐盟、澳大利亞、加拿大、日本、印度等國均已采取限用華為5G技術措施。此外,網絡安全方面也值得關注。
世界希望拜登是一個開明的、開放的、支持全球化的新一任美國總統,中美合則兩利,斗則俱傷!
3. 中國最好的應對是以更大決心和更大力度推動改革開放,具體以三大抓手為突破口,構建實施“雙循環”戰略。
一是大力推進“新基建”,短期有助于擴大有效需求、穩增長、穩就業,長期有助于增加有效供給,釋放中國經濟增長潛力,培育新經濟、新技術、新產業,推動改革創新,改善民生福利。
二是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推動城市群、都市圈一體化發展。尊重產業和人口向優勢地區集聚的客觀規律;建立健全宅基地自愿有償退出機制,以常住人口增量為主要標準供給城鎮用地,地隨人走,人地掛鉤;優化城鎮用地在地區和城市之間的配置,推進市場化的跨省換地和利益分享機制。
三是建議全面放開并鼓勵生育,考慮到當前各界對是否全面放開生育并鼓勵生育爭議較大,建議在“十四五”時期可從盡快放開三孩開始逐步推進并觀察效果。先放開三孩既符合民意、給予家庭更大的生育自主權,也可緩解保守派對全面放開生育導致人口暴增的擔心,符合中國漸進式改革、增量式改革的傳統智慧。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內容來源互聯網,旨在分享,如有關于作品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及時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