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5G、AI、云計算等技術深入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這些技術詞匯也不再像原來一樣高冷陌生,因此,近些年很多ICT廠商都逐漸加大技術傳播的頻次和力度。
不過,一直以來,To B營銷大都是生硬地將產品推到大眾面前,技術依然是保持著“高冷范”,和我們的生活保持著一定距離。這段時間,一線城市機場出現了由華為中國政企打造的“懂行”系列KV,以接地氣方式傳達出技術和場景融合的力量,令人過目難忘,成功塑造深入人心的“懂行”形象。
全新“懂行”形象
將“融合”元素提到戰略高度
從商業邏輯視角創新營銷玩法
如果脫離商業本質,廣告創意僅是嘩眾取寵,無法帶動品牌影響力,廣告本身也失去價值意義。
• 從商業視角出發,重塑廣告營銷樣本
很多品牌的廣告營銷陷入誤區,重點聚焦在創意、拍片、曝光等環節,而忽視了廣告和商業、產品的有效聯接。實際上,營銷越貼近商業,越能取得品效合一的營銷效應,同時也成為商業增長的動力。
廣告,不止是廣告,也不是以創意為生,廣告營銷的核心是聯動品牌業務內容,也就是突破單純的廣告邏輯,從商業邏輯視角下呈現創意內容。換句話來講,就是將品牌原力注入到創意中,在傳播的同時,引發用戶共鳴,帶動品牌聲量,從而驅動品牌業務可持續的商業增量。
其實,機場廣告、KV并不算新鮮的營銷玩法,而華為發布的全新“懂行”系列廣告,創新地從商業視角出發,將行業應用場景需求和創新技術的融合價值,提到品牌戰略層面高度。在引發人們思考的同時,讓受眾充分地領略到華為對于行業的傾情專注,以及這份專注背后的價值和魅力。
同時,商業邏輯下的“懂行”形象,在“視覺化”的社交時代,也能被提煉為營銷事件,打造成為優質IP,強化廣告本身的可持續性和影響力。
• 傳達技術和應用融合想象,釋放價值
通過廣告畫面元素,巧妙傳達出品牌的商業價值,這是廣告營銷的魅力之處。
華為“懂行”系列KV,通過行業應用場景元素和文案,呈現出技術和場景融合的想象空間。
比如,針對智慧機場的廣告,用真實的機場場景為畫面底色,以“天地互聯、調度提速”簡單潔有力的文案進行點睛,基于“懂行”的需求理解與識別,將創新技術融進入機場應用場景。能夠實時調度優化航班時間信息,減少旅客等機時間,從而讓人們感受到撲面而來的“飛機出行的美好體驗”。
KV畫面中的兩個紅色半圓箭頭組成一個圓形,形成一大視覺亮點,喻意從行業中來,到行業中去,表達技術和應用相互融合的力量,共同釋放數字化轉型的價值。
“深刻而深情,專注而專業”,這是一位資深視覺設計師對懂行系列KV給出的評價。
不確定的時代,技術與需求融合能夠給我們的生活帶諸多便捷和好處。站在數字化轉型深化期的關鍵時間路口,華為提出的“懂行”形象致力于深入理解行業客戶的業務需求,將創新領先的技術與應用場景深度融合,攜手生態伙伴共創行業數字化轉型新空間,為人們提供更加美好的智慧教育、智慧出行、智慧辦公等全場景智慧生活。
開創To B營銷新思路
沒有技術生僻詞,沒有生澀語言
以接地氣的概念KV強化用戶溝通力
• 充滿遐想“概念廣告”,引發業界關注
華為中國政企業務的全新品牌廣告“懂行”,一改To B廠商慣有的“To B營銷思維”——“不說人話,硬推產品”,而是用一張張充滿遐想的“概念廣告”,迅速抓住受眾的眼球。
上一次同樣引起業內圍觀的是2009年IBM的“智慧的地球”。“智慧的地球”每一系列廣告都是用簡單的插圖及文案去闡述,讓大家更容易去了解這個充滿“智慧”的計劃。
但不同的是,華為的“懂行”系列廣告,以概念式的表達形式,為我們描繪了科技帶來的美好生活,更令人充滿遐想,引起人們的關注,進而主動思考廣告背后的價值意義。
• 讓5G、AI、云等“硬核科技”具煙火氣
互聯網環境下,“土味文化”瘋長,使得接地氣營銷成為主流。在“懂行”系列廣告中,華為并沒有一味地貼近“土味”,而是用貼近應用場景的、接地氣的表達方式,搭建與用戶“對話”的橋梁,溝通力更強,營銷效應更為顯著。
在“懂行”系列廣告中,既沒有技術生僻詞,也沒有讓人難懂的生澀語言。在主KV中,以一句“你懂行業未來,我懂加速現在”,表現了華為中國政企創新技術的力量。
這是對行業的感同身受,是對未來的堅定和執著,更是創新行動的宣言。
5G、AI、云計算是新基建中新型基礎設施的三要素,5G就像信息的高速公路,云和AI 就像發動機,這些創新技術正在構建數字化經濟的根基,創造 “中國式速度”。這些創新技術,正是華為構建的技術底座。
華為中國政企業務,更以“我懂得如何以數字化加速現在,是為了你能更好地在轉型中看懂未來。”的宣言,彰顯與行業伙伴共同加速數字化轉型的信念,為人們提供更加智慧的美好生活。
在智慧教育的KV畫面中,呈現大家熟悉的學校操場的場景,而文案“讓教與學不止全面 更懂千人千面”釋放出技術力量,即讓優質教育資源面向每一個人,讓人才培養適合每一個人,展現了讓教育更加公平、也更懂得“因材施教”的美好愿景。
誠如“懂行”系列KV所示,一幅幅動人畫面的背后,是華為中國政企業務為人們的美好生活繪就的智能愿景。“世間美好與你環環相扣”,而其也借此也擺脫了To B品牌所固化的“高冷”形象,在與人間煙火相融的同時,悄然走進人們的心中。
大格局,喊話行業
以“懂行”形象重磅發聲
最大化發揮“新基建”帶動效應
新基建的意義不僅在規模化 ,更在于帶動效應,新基建迫切需要利用基礎設施投資,牽引出更多產業、行業數字化需求,帶動創造更大的轉型價值。
因此,理解業務真實需求,發掘行業數字化潛能,才能水到渠成。
而處于新基建和后疫情時代下,更加需要一個在行業數字化轉型領域“懂行”的引領者。華為抓住新基建的外部趨勢時機,通過“懂行”系列廣告樹立了在行業數字化轉型中的“懂行”形象,同時彰顯出華為專注于行業數字化轉型的誓言及身體力行。
華為深度洞察到行業數字化轉型的關鍵點,通過一系列的“懂行”形象,表達了華為對智慧機場、智慧教育、智慧工廠等行業的數字化轉型需求的深度理解。
以“懂行”的形象重磅發聲,既是華為在To B領域的專注與專業體現,也是與千行百業同行的堅定信念,更是深入行業數字化轉型的初心。
華為中國政企業務將自己在新基建中定位為“懂行”的形象,以大格局,喊話行業,并以“懂行”再次引領ICT助力行業發展戰略和方式,以數字化加速現在,助力行業里每一個組織更好地在轉型中邁入未來。
競爭戰略之父邁克爾·波特說過,“戰略就是創建一個有利的定位”,這個定位決定著能否使品牌搶占心智資源,從而激發品牌的生產力,驅動商業增長以及可持續、規模化發展。
華為此次推出“懂行”系列KV,將品牌定位植入廣告中,形成營銷事件,進而產生出巨大的品牌號召力,搶占行業用戶的心智。
結 語
深圳直線管理咨詢的營銷顧問認為華為中國政企業務此次發布“懂行”系列KV,營銷創新之處于深度洞察數字化轉型的痛點需求,借勢政策時機,將自己定位于“懂行”形象,并通過發布智慧機場、智慧工廠、智慧教育、智慧港口等行業場景畫面,以貼近應用場景的接地氣方式,完成搶占行業用戶心智的營銷傳播。
以大格局喊話行業,彰顯在To B領域的專注、專業形象,又強化了數字化轉型的領導者的固有印象。
從營銷咨詢角度來看,華為跳出傳統To B營銷的廣告邏輯,以商業邏輯的視角來重塑了廣告營銷的價值,以及接地氣的表達方式,強化與用戶的溝通力,輸出“懂行”形象,這無疑開創了To B營銷的新思路。
從行業咨詢中來,到行業中去。專注的華為中國政企業務,行業數字化轉型的未來,“懂行”的故事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