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聯網普及之前品牌營銷打廣告都是靠著電視、廣播,或者是線下海報的張貼,傳播渠道相對較少。
而在如今的信息時代,隨著互聯網媒體平臺越來越多,品牌的營銷傳播也越來越多元化,渠道的受眾分類也愈加復雜。
互聯網上每個平臺都有各自的群體屬性,抖音的抖友、知乎的知乎er……產品的用戶標簽化之下,品牌在這些平臺傳播,需要將產品與用戶需求實現“平臺化”對接。
1、微博
微博作為國內一直以來的主流社交媒體平臺,擁有龐大的活躍用戶量和流量,一直是品牌傳播的關鍵陣地。
基本上品牌都會有自己的官方微博賬戶,有的企業還擁有自己微博運營的團隊。
首先,微博平臺屬性更偏向于八卦娛樂等,最大的特性就是熱點,如果你的產品蹭上了某個熱點,那轉化率便會極速上升。
其次,微博本身也會有各個圈層的大V,年輕用戶居多,所以用戶對于廣告的有趣性要求極高。產品在傳播時可選擇根據用戶關注的某個興趣愛好或大V進行投放,更容易獲得用戶主動的傳播。
最后,很多明星都在微博上有賬戶,因此微博平臺上也踴躍著大批的粉絲群體,許多品牌會選擇在微博上宣傳與明星的合作,更容易吸引粉絲圈層的主動轉發宣傳,給宣傳帶去更大的聲量。
在微博上,把明星、熱點話題、關鍵詞等各種元素整合到一個平臺上,就可以瞬間產生強大的化學效應,這是其他媒體不可比擬的。
2、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作為一種新的媒體形態,相較于微博,微信更加簡單便捷,私密性強,能夠實現高效溝通,可控性更強。微信的用戶相對來說,接收的信息多,對信息的篩選識別能力也在不斷被培養,恰當的時機刺激轉化非常重要。
想要在自媒體平臺上獲取良好的品牌傳播效果,企業必須要首先明確自己的目標受眾,并且提供優質內容和良好的服務標準。
一般品牌在公眾號做傳播,一種是建立品牌自己的公眾號,一種是合作一些做的比較好的公眾號投放廣告。
很多企業自己做微信公眾號,運營模式就是把公司網站的內容往公眾號上搬,讓企業多一個推廣渠道。經常性這樣做的后果是,文章的閱讀量越來越低,粉絲也無法上漲。如果企業動態、產品硬廣等是企業單方面想通過公眾號灌輸給用戶的信息,對用戶來說并沒有什么價值,就不會關注。因此,企業想要發布的信息與目標用戶想要獲取的信息之間產生了巨大鴻溝,想要消除這道鴻溝,需要找到兩者間的連接。
品牌可以根據自身的定位打造一些吸引眼球的內容,比如你的產品是化妝美容類,就可以策劃一些美容、護膚知識、變美技巧等文章,做出一些對目標用戶有價值的內容吸引人們的注意,尋找企業與用戶之間的連接。
而公眾號投放則需要明確投放廣告的目的,是品牌曝光、認知打造,還是活動宣傳,銷售轉化?通過分析受眾可能會關注的內容來尋找要投放的公眾號類型。
3、知乎
在老羅看來,在所有平臺里,知乎是最適合做“內容營銷”的平臺。
知乎作為中文互聯網最大的知識內容平臺,擁有高質量的內容體系,可信賴的問答社區,這是一個高價值內容的消費入口,也是一個高價值內容平臺。
隨著知識型用戶的快速增長,對于用戶獲取的質量和效率,提出更高要求,大量碎片化的信息成為負擔,大批有思想的年輕用戶越來越難被傳統廣告打動。而知乎通過時間的積淀,匯集了各個領域專業的用戶,通過整理知識、傳播知識、沉淀信息等方式,擁有大量的優質原創內容。
在知乎,品牌能夠跟消費者真正溝通自己的產品,溝通自己對整個行業的理解。比如,某個啤酒品牌,它可能回答啤酒歷史,啤酒所代表的生活方式等。一個汽車品牌,它也可以回答智能駕駛和技術等相關問題。知識本身具備的信譽力,就使得品牌能夠快速擴散至用戶心智。
因此,品牌在知乎做傳播時,可以當一個引發思想的引導者提出問題,也可以做一個為用戶提供優質理性的內容回答,通過問答互動中幫助消費者對品牌進行全方位的理解,從而提供給用戶對品牌全方位的認識。
知識本身具備的長尾效應,在知乎做傳播,將幫助內容繼續蔓延發酵,形成起于知乎而不止于知乎的效果。
4、小紅書
從商業價值的角度來說,小紅書是一個“消費決策”平臺。
消費決策在消費前起到的決定性作用,很多人想買某款產品,都會上小紅書上看看其他人的評價,想買一件衣服,會去到小紅書找推薦,可以說,小紅書用戶的消費能力是很強的,逛微博、公眾號、知乎不是為了買東西,但逛小紅書就是沖著買東西去的。
小紅書并不能直接的帶來銷量,因為小紅書中種草的產品可能會去淘寶、京東購買,不會在小紅書中直接下單,但小紅書所影響到的用戶數量是一個質變到量變的過程,在這里,每一個“個體價值”都能得到有效的發揮。
在小紅書平臺上,用戶目標很明確,就是為了種草才來搜索,所以品牌投放廣告產品特征一定要明顯,比如口紅筆記中,既然投放關鍵詞是口紅,就應該突出產品口紅的顏色,質地,讓用戶接受到關鍵信息。
此外,品牌在小紅書更應該多關注品牌在用戶群中的口碑。如果是正向的評論很多,那品牌已經具備了大量的口碑優勢基礎,可以適當的利用頭部達人去引導轉化了。如果是負面的,要先看看用戶都說了什么,這些問題是否是真實存在的,應該怎么去解決。
5、抖音
不同于文字內容行業,視頻更講求用戶與平臺的默契,圖音的傳播形式更容易產生關聯性更強的傳播。
抖音是目前用戶體量很大,極為集中的內容溝通平臺,不論新銳品牌,還是成熟品牌,抖音就是現階段很有效的品牌增長工具。
抖音上的主要用戶是相信品牌、愿意為美好產品、美好生活買單付費的高價值用戶,可以說中國最具消費潛力與增長潛力的目標策略人群大都在抖音上。
品牌們根據自己的調性以及抖音平臺的傳播特性確定了不同的人設,比如,支付寶在抖音上賣萌耍寶、小米通過抖音解鎖各種新奇特玩法,而且,他們還很愛在互動區與粉絲交流。這種親民又人性化的傳播方式很受抖音粉絲喜歡;品牌也可以與達人合作,抖音上有很多達人,他們有自己獨特的風格,能把產品的功能充分展現出來。
如今,抖音已經成為越來越多品牌的新選擇。
流量聚焦的平臺就會有品牌、有消費者,品牌在平臺之間選擇更符合自己態度的用戶,做好三者的良性循環是每個企業都要思考的。
互聯網時代,任何一個傳播活動的起點,品牌主都應該思考:我應該用怎樣的方式跟消費者溝通,消費者對我傳達的內容會有何回應?如何激活傳播的核心內容? 這些問題,都需要品牌一點一點的摸索。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內容來源互聯網,旨在分享,如有關于作品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及時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