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直播帶貨
今年是李佳琦爆紅的一年,一句Oh My God 讓女孩子心甘情愿的打開了口袋。隨著李佳琦,薇婭的崛起,明星像李湘等也紛紛開始做起了直播,直播帶貨逐漸進入人們視野成為新的生活方式。
主播通過直播與觀眾進行溝通互動,將產品的性能,使用反饋傳遞等信息給消費者,讓觀眾融入到購物場景中,激發觀眾的消費欲望。李佳琦5分鐘賣出15000支口紅,薇婭2小時直播銷售額超2.67億......
網紅直播帶來的巨大流量以及高銷售轉化率,獲得了品牌爸爸們的認可。
2、私域流量
今年上半年,Kol已死,Koc崛起的言論甚囂塵上,事實上不管是KOL還是KOC,都是私域流量的運用。相比于公域流量,私域流量更能精準觸達消費者,幫助品牌快速建立品牌認知,深入消費者群體,拉近與消費者的距離,獲得消費者的信任。
在朋友圈等私人社交媒體實現種草,再挖掘消費者的私域流量,反哺品牌,長此以往就形成了可反復利用的流量池,怎能不被品牌看重呢?
3、跨界國潮
品牌跨界國潮,樣式吸睛的同時追求文化的表達,打破品牌的刻板形象,賦予國貨新生命。
不止品牌想要吸取注意力,傳承傳統文化的國寶也希望能被更多消費者了解與喜愛。今年,天貓與國寶組成了國寶聯萌,讓只存在于博物館的國寶統統變為生活中消費者用得到的物品,如秦始皇手辦、川劇面膜、天眼貓窩、長征火箭打火機等等跨界產物。
通過跨界產品,深化了國寶IP,讓我們所不了解的一些高高在上的科技與文化走進日常生活,并在增加淘寶文化底蘊的同時吸引了更多流量,加深淘寶的品牌印象。
4、盲盒營銷
盲盒營銷在今年異軍突起,成為品牌營銷的寵兒。商家洞察到潮玩逐漸成為當下的流行社交貨幣以及年輕消費群體對潮玩追捧,紛紛以盲盒玩法滿足消費者的期待,刺激著消費者的購買欲,且利用消費者的炫耀心理幫助品牌進行二次傳播。
旺仔56個民族罐的盲盒玩法 、瑞幸咖啡的昊然弟弟盲盒、騰訊推出“Mouse Q”潮玩系列
5、電競營銷
2003年,電子競技正式成為中國的體育項目,自去年王思聰帶領的IG站隊奪得英雄聯盟S8冠軍之后,電競行業開始被越來越多的大眾關注。大量上漲的流量吸引著品,品牌借電競營銷與年輕人進行溝通互動,轉化電競粉絲群體,以年輕化的品牌符號加深品牌在年輕人心中的影響力。
奢侈品牌LV和拳頭公司聯手為《英雄聯盟》設計全新皮膚,并打造了召喚師獎杯收納箱,打破時尚行業與電競行業的次元壁,以跨界合作貼近年輕人的生活,實現品牌滲透。
6、復古沙雕
復古,重新成為了廣告圈的流行。越來越多的品牌加入到這波復古浪潮中,刷新大眾對品牌的認知,以復古又沙雕的廣告片博得大眾一笑,獲得更多的認同。
騰訊21周年廣告片,官方認證騰訊是個玩具廠
7、品牌故事
在這個內容至上的時代,一個好的故事會引起大眾的情感共鳴,讓大眾深度感受到品牌輸出的價值觀與品牌態度,增加大眾對品牌的好感度,所以品牌需要不斷創造新的故事來維持品牌的生命力。
年初刷屏的《啥是佩奇》成功出圈刷屏各大社交媒體,杜蕾斯90周年《再向前一步》用愛散發品牌魅力,支付寶15周年品牌宣傳片,揭示信任的力量等
8、裂變營銷
還記得國慶期間花了200塊推廣費就獲得了3億流量的國旗頭像H5嗎?
亦或是今年憑借紅包、優惠等砍一刀活動席卷微信的拼多多?
其實裂變營銷的本質就是傳播,然后拉新,以病毒式裂變的方式最大限度的獲取流量。套路非常簡單,且極其有效,精準洞察消費者心理,以極具誘惑力的獎勵(紅包、禮品、優惠券等等)刺激消費者進行自發傳播,實現了精準引流,不得不感慨一句,無奸不商啊。
9、CP營銷
每當有熱劇,就有粉絲沉迷嗑cp,品牌更是借勢組cp引起粉絲的強勢圍觀。
奔馳ceo退休,寶馬借機發廣告懟了一波,結果奔馳并沒有生氣,反而攜手撒起了糖,驚呆一波吃瓜群眾。
漢堡王與麥當勞的恩怨情仇來源已久,漢堡王更是在微博喊話,愛ta就惹ta生氣等危險發言,成功將漢麥cp安利給大眾。
他們相愛相殺的cp關系以互相借勢讓品牌變得鮮活生動,增加了品牌人格化的魅力,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10、洗腦廣告
明明很多人對復讀機式的洗腦廣告嗤之以鼻,但為什么還是層出不窮?因為不可否認的是,它確實很有效,高頻次的曝光讓其成功的被大家記住。且根據“睡眠者效應”,隨著時間的流逝,人們對于事物的態度會逐漸減弱,而最終內容記憶將會取代情緒記憶。也就意味著,哪怕現在極度厭惡洗腦廣告,也并不會影響品牌的知名度和銷量,所以洗腦廣告至今依舊是被品牌認可的有效營銷手段之一,如鉑爵旅拍和Boss直聘。
以上就是今年的十大營銷關鍵詞,但不管什么營銷手段都不是最重要的,想要留住消費者還是要看產品是否符合消費者的需求,期待明年品牌們將會推出更好的營銷案例。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內容來源互聯網,旨在分享,如有關于作品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及時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