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旺今年40歲了。此前為了慶生,旺旺在上海大悅城舉辦了為期一個月的「旺聚一堂」40周年主題展,吸引了大批人到場圍觀。
近年來的旺仔,在媒體上的營銷動作越來越多,將這個老品牌玩出了新花樣,給人們一種依舊年輕的印象。
和營銷上的出彩比起來,旺旺的業績卻略微有些遜色。2018財年(2018.4.1-2019.3.31),旺旺的營收為207億,同比僅增長2.8%,凈利潤約35億,同比增長11.6%。這樣的成績其實還算好的,前幾年旺旺的業績還處于持續下滑中。
一邊業績暗淡,一邊營銷亮眼,直線管理咨詢的專業顧問來給大家分析一下為什么會有這種反差。
1、旺旺:生于臺灣,興于大陸
事情要從旺旺的來路說起。
1962年,臺灣宜蘭食品成立,于1979年自創品牌「旺旺」,同時推出了品牌形象「旺仔」。旺旺在1983年推出第一款米果產品「旺旺仙貝」,次年發售「旺旺雪餅」,隨后在臺灣大獲成功。
到了1992年,旺旺正式進軍大陸市場,把米果產品作為主打品類。一時間,旺旺俘獲了無數小朋友,輕而易舉打開了市場。1994年,旺旺湖南工廠投產的第一年,就收獲了2.5億的銷售額。
與此同時,旺旺也陸續推出了「旺仔小饅頭」、「旺仔牛奶」等單品,加上鋪天蓋地的廣告,成了許多小孩子的心頭好。旺仔牛奶那句「再看我就把你喝掉」的廣告語,更是成為童年的經典之一。
旺旺的旺氣在2014年開始消減。彼時經典產品開始賣不動,旺仔牛奶和旺旺米果作為營收的主力軍,在市場中開始敗退,許多經銷商紛紛和旺旺解約。
根據旺旺當年的財報,2014年營收和利潤雙雙下滑,此后幾年繼續下行。旺旺的市值也隨之暴跌一半,至今還沒走出低谷。
2、為什么旺旺不旺了?
回顧旺旺這幾年的表現,可以明顯感知旺旺不旺的原因,我認為主要是這么幾點。
其一,產品跟不上消費升級。
隨著生活水平提高,人們的飲食健康意識變強,更傾向于選擇天然、少添加、少制作的食品。旺旺的主打產品,是調味料較多、經過多重加工的零食類,自然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冷落。
比如,旺仔牛奶是復原乳,是用奶粉沖制而成,相比之下純牛奶和酸奶更受消費者歡迎。根據智研咨詢的《2018-2024年中國牛奶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戰略研究報告》,中國牛奶和酸奶產品的銷售額在2012-2017年間大幅增長。
其二,推新品太多太雜。
近年來,旺旺在上新方面可謂是不遺余力。「雪姬」梅酒、「哎喲」燕麥粥、「年輪」蛋糕、Mr.HOT芥末味牛奶糖......花樣百出,讓人眼花繚亂。如果不是查了資料,我還不知道這些都是旺旺旗下的產品。
旺旺方面此前表示,目前研發人員超過150人,一年產生新品超過100個,相當于十年前的三倍不止。
大量地上新,顯得沒有焦點,產品系列也過于繁雜。一個新品要討得消費者歡心都不容易,何況是多個一起上呢?
結果就是,大多數人記住的,還是那幾款經典產品,新品的熱度在問世之后很難持續。之前旺旺在天貓旗艦店設置了一個版塊「你沒吃過的旺旺」,就被人調侃為「你沒印象的旺旺新品」。
其三,外部競爭加劇。
在旺旺自身策略失誤的同時,競爭對手也在步步緊逼。
2010年以來,兒童牛奶品類出現了不少強勢產品,比如蒙牛的未來星,伊利的QQ星等,對旺仔牛奶造成了不小沖擊。
其他零食品類方面,以三只松鼠、百草味、良品鋪子為代表的新興品牌,打著營養健康的旗號,推出了以堅果類為主的一系列零食,瓜分了原屬于旺旺的市場份額。
面對競爭對手的進擊,旺旺在產品策略上鮮有調整,以致于業績不斷下滑。
3、旺仔營銷,治根不治本
和業績低迷不同的是,旺旺的營銷顯得熱火朝天。
早年,旺旺曾推出風靡一時的「李子明」旺仔牛奶廣告。2017年,旺旺邀請當年片中的小男孩、如今已長大的「李子明」繼續擔任主角,拍攝了一支「李子明長大了」的續集廣告,一時間引爆了社交媒體。
旺旺還玩起了跨界。和流行服飾潮牌TYAKASHAT聯名,推出了毛衣、帽子、T恤、衛衣、襪子等一系列新品,一改過去的形象,越來越潮酷。
新茶飲行業也有旺旺的足跡。今年六一,旺旺就和奈雪的茶合作,上新了旺仔QQ芝士杯和寶藏茶等飲料,以及一系列的周邊產品。
可以看出,旺旺在營銷上十分用心。想通過各種有趣的活動,讓品牌變得年輕,在定位上從兒童零食轉變為年輕人的零食。
實際效果呢?不太理想。
除了前述業績方面的印證之外,還有我的個人體會。
我覺得旺旺的營銷有趣,但還不至于會特地去買旺旺的零食。我也問過身邊的同事,大多數人都聽說過旺旺的活動,卻沒有人買旺旺的產品——除了去奈雪的時候買旺仔芝士杯,這其實算是奈雪的產品。
本質上,這是因為營銷創意只是一個噱頭,能夠階段性吸引眼球,或許短時間刺激銷量,但無法解決最根本的經營問題。
可以這么說,營銷的作用只是「錦上添花」,不可能「雪中送炭」。
4、結語
旺旺的營銷能力已經得到承認,目前最重要的還是產品層面的問題。
近期,旺旺推出了一款果味的風味飲料「夢夢水」,具有緩解疲勞、幫助睡眠的作用。這款針對失眠人群的飲料,盡管定價15元有些高,但依然是旺旺在產品上一次有益的嘗試。
最關鍵的是,旺旺的產品應該以健康、營養為主要賣點。
對于吃旺旺產品長大的人,做了父母之后,也會為孩子選擇更加健康的產品。如果旺旺能夠滿足這類需求,必然會吸引更多當年的旺旺粉絲,乃至更多其他的父母。
直線管理咨詢的專業顧問認為:可以將經典產品重新制作,比如旺旺雪餅可以用粗糧,少添加調味料;也可以推出更好的新品,比如健康飲用水,天然無添加。
只有全面重塑產品,擺脫不健康的帽子,40歲的旺旺才可能穩住,繼續旺下去。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內容來源互聯網,旨在分享,如有關于作品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及時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