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報客戶端訊 據北京文旅局網站5月8日披露的罰單顯示,優酷信息技術(北京)有限公司被罰1萬元。罰單顯示,北京文旅局對優酷的處罰事由為:經營性互聯網文化單位提供含有危害國家統一、主權和領土完整的互聯網文化產品。該行為違反了《互聯網文化管理暫行規定》第二十八條第一款。
優酷被罰的消息一經傳出就迅速上了熱搜,對于吃瓜網友而言,隨著這幾年國家管控力度的加大,互聯網行業因違規被罰似乎已是司空見慣的事,但為何優酷被罰的信息傳出之后為何能夠快速擠上熱搜,直線管理咨詢的營銷顧問認為原因有三:
一是處罰罪名
優酷因為“提供含危害國家統一、主權和領土完整的互聯網文化產品”而被處罰,這罪名看著就讓人覺得異常嚴重。作為遵紀守法的中國公民,普通網友在看到這項罪名時就會十分詫異,引起關注也是必然的。
二是罰款金額
對應優酷被處罰的罪名,不少網友覺得處罰金額至少要以億起步、罰阿里那個級別,沒想到才罰了一萬塊錢......。這段時間對于互聯網企業的金額處罰動輒上億,因此對于優酷九牛一毛都算不上的一萬元處罰,就更加激起了網友的求知欲。
三是關于對阿里的聯想
對于這次優酷被罰,有不少網友猜測是針對阿里巴巴,從最近處罰新聞來看阿里似乎頻頻現身,反觀騰訊網易等企業似乎就沒有什么新聞。當然,這更多的只是一種猜想,優酷被罰也是因其觸犯了法律規定而不是其他的原因。
最后關于處罰的具體內容,有網友根據相關規定猜測,應該是上架了未經文化部批準的進口節目。對優酷和相關的視頻播放平臺來說也算是一個不小的警示。
優酷一萬元的處罰對于相關行業的營業額來說確實是九牛一毛,也有網友擔心這次處罰不會引起相關企業重視。但直線管理咨詢的營銷顧問認為,對于一個企業來說,處罰并不是目的,有效管理才是企業發展根本。
優酷被罰是國家對相關互聯網企業一種提醒與警示,對于行業管理起到了積極有效的作用,那么下一個再犯的企業可能就會收到嚴重的處罰。
企業的管理除了外部監督,更主要的還是靠內部自我管理,畢竟當一個企業需要外部力量來進行監督管理時,企業的發展就已經出現了問題。而企業的自我管理有時也會出現滯后與燈下黑的情況,此時就需要企業管理咨詢服務來幫助企業渡過難關,幫助企業走向正軌。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內容來源互聯網,旨在分享,如有關于作品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及時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