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彭博億萬富翁指數排行上,現年70歲的奢侈品集團LVMH(路威酩軒)董事長、CEO貝爾納·阿爾諾(Bernard Arnault)超過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成為世界上第二富有的人。
至此千億美元富豪俱樂部,再新添一人,奢侈品牌的造富神話再次成為了輿論的焦點。
下面就讓直線管理咨詢的專業顧問為大家剖析,在打造全球奢侈品牌的過程中,那些不輕易得知的品牌打造秘密。
1、高價是維護奢侈品高端地位的手段
“你永遠不要指望LV會打折!”
實際上,每到一個季度結束,沒有賣完的剩余產品會被送到LV法國本土的工廠進行銷毀。也就是說,消費者花了數萬塊錢買的包包,LV寧可銷毀也不會促銷。
據官方的說法是,“為了保證每一款產品的價值以及品牌的質感”。但是,一位外國的網友無意間說出了真相:
“如果奢侈品牌的潛在客戶,看到一個下等人也背著2000英鎊的包,那么這個包就賣不出去了。”
換言之,高價是為了迎合一群在“金字塔尖”消費者的炫耀心理,通過價格顯示出尊貴和與眾不同,是一種身份的象征。
不過,維護奢侈品地位的手段,除了“高價”之外,還有“漲價”!
從長時間軸來看,富豪階層的收入水平每年都會保持一定幅度的增長,因此LV的漲價便能夠持久的鎖定同一批客戶;另一方面,漲價行為意味著,先買的永遠比后買的更便宜,給消費者一種“保值升值”的印象,進而保持對富豪階層的吸引。
2018年初,LVMH集團官方宣布LV的皮具價格上漲1.7%-1.8%,盡管是四年來首次漲價,但卻驗證了不斷漲價的這一事實。
相信很多人想問,為什么LV的漲價行為能夠獲得消費者認可,其他品牌卻不行呢?
2、品質是消費者對品牌根深蒂固的印象
盡管說LV是“奢侈品”和“時尚”的代名詞,但是,品質才是長期俘獲消費者的關鍵因素。
網上曾經流傳著這樣一個段子:
“一人家中失火,衣物大多付之一炬,唯獨一只LV包外表被熏黑變形,但里面的物品卻完整無缺。”
盡管這樣的傳聞很難得到驗證,但是LV能夠防火的產品特征,已經被廣大消費者所接受。
不僅能夠防火,LV還能夠防水!
在《泰坦尼克號》這部電影所描繪的真實歷史沉船事件中,當抵達現場的搜救人員打撈起一個LV硬殼行李箱時,驚訝的發現里面居然滴水未進。
甚至還據說,女主角Rose的畫像就保存在旅行箱里!
最后,也是最關鍵的,那就是LV所采用的皮質,可以確保LV包20年不會損壞。而且,其時尚元素依舊不過時。
3、貴族、明星代言,私人訂制放大稀缺屬性
LV絕對是一個擁有悠久歷史的品牌。
早在19世紀中期,在箱包店打工的路易·威登,由于手藝精湛很多社會名流都找他打包行李。其中就有當時的法國皇后—歐仁妮。
正是在法國皇后的影響下,越來越多的王公貴族開始找路易·威登打包行李。
就這樣,一個鄉下窮小子變身貴族欽點工匠并且創造奢侈品牌的故事,就此展開!
除了貴族的代言之外,明星的作用也不容忽視。
其中不得不提到的,就是奧黛麗·赫本。
LV作為奧黛麗·赫本一生的摯愛,不僅在現實生活中經常穿戴,而且還將LV帶到了其拍攝的電影作品當中。
除此之外,LV還最早推出名人定制。
1965年,奧黛麗·赫本委托LV為其定制一款更輕便小巧的Speedy。沒想到的是,委托生產的Speedy25竟然迅速成為了潮流單品,即便直至今日也廣受歡迎。
也就是說,“明星+定制款”的營銷模式,在LV塑造高端品牌的過程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不僅如此,LV的定制款模式還運用到了諸多的領域。
比如,定制款的“文房四寶”硬箱;為橄欖球世界杯定制的專屬獎杯硬箱;大力神杯專屬特備定制硬箱。
既顯尊貴和稀有,又凸顯產品品質的優良精美。
4、品牌的背后都有一段鮮為人知的品牌故事
可能很多人會說,LV的彰顯的是 “奢華”、“時尚”和“尊貴”的氣質,但是在其廣告宣傳里,卻充滿了“旅行”的畫面。
這是為何?
實際上,“旅行”承載的便是LV品牌的精神和理念!
160年前,LV的創始人就是經過400多天的“旅行”,才從偏遠的農村走到了巴黎;160年以來,LV一直堅持做自己的品牌,堅持與假冒者做斗爭,堅持貫徹崇尚精致、舒適、品質的“旅行哲學”。
究竟什么樣的旅行才是“旅行”?比如,一次與動物的親密接觸;用機捕捉自然的美;與藝術邂逅的激烈碰撞;亦或者,一次直面自我的歷史獨白?
直線管理咨詢的專業顧問認為對于LV來說“旅行的意義”是一段訴說了百年之久的品牌故事。換言之,每一個奢侈品牌的背后,都絕不是簡單的炫富,這其中也是對其他時尚品牌的啟示。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內容來源互聯網,旨在分享,如有關于作品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及時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