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企業經營過程就是執行戰略的過程。企業戰略只有想清楚,才能說清楚。梳理戰略的過程就是一次想清楚說明白的過程。
是企業就會有戰略,區別在于有無文字表達而已。成熟企業每年都會修訂企業戰略,梳理戰略當然不難。難的是中小企業不少人不知道自己企業的戰略,并非沒有戰略,說企業沒戰略的老板是不清晰自己的戰略,是不知道怎樣明晰的戰略,不懂怎樣訂戰略。
企業老板找幾個在企業任職多年或者對企業及企業產品了解的員工,找一個不受外界干擾的地方,找一個人記錄大家的談話。大家圍繞以下話題一一展開討論,最后歸納整理出來,企業的戰略規劃草案就出來了。然后將草案交給全體成員或者選擇有代表性的員工討論補充,戰略規劃就逐步完善起來了。大家認可,齊心協力,企業發展有方向有目標,健康成長、穩步發展也就指日可待了。
一、產值規劃:去年產值多少,今年、明年、三年、五年要做多少,把大家的想法綜合起來就行。
二、人才培養計劃:現有人才有多少,急缺人才有哪些,何時培養到位,幾種方式培養,每年培養重點是什么。綜合眾人意見即可。
三、人員規模:與每年產值目標相比,人員規模多少才能匹配,大家算算就能計算出來。
四、產品規劃:現有產品多少種,幾種以占領市場為主,幾種能賺錢,還要開發多少種(類),大家碰一碰,三年、五年產品規劃就有了。
五、市場規劃:現有市場有多大,那幾個區域潛力大,那幾個區域待開發,每年開發規模或速度多快,大家議一議,規劃也能做出來。
六、品牌規劃:現有產品有幾個,影響力大小,如何聚焦主打品牌,每年在品牌建設上投入多少,以何種方式擴大品牌知名度美譽度,集中大家的智慧,品牌規劃也能做的七七八八,實在自己搞不了,搞一個務實的專家指點一下,品牌規劃也能清晰起來。
七、品質規劃:能爭取什么質量獎項,每年的主攻方向,品質改善每年的提高率是多少,明年、后年、五年一次合格率各提高多少。只要找到現有產品一次合格率計算起來也很容易。
八、技改規劃:每年投入技改的費用占總產值多少,大家一起確定就行了。管理和科學技術永遠是企業發展的兩個輪子。二者不可偏廢。
九、安全規劃:嚴格控制安全事故發生率,確定硬指標,責任落實到各崗位。事故發生率每年下降,并確定安全零事故的最后年限。
十、危機管理預案:即風險管控。確保沒有影響企業發展的危機事件出現。每年至少制訂三至五個危機事件防范預案。
不同的企業可能關注的重點各不相同,但中小企業如果可以在以上各個方面都有清晰的目標,就可以說企業發展戰略清楚了。
直線管理咨詢認為在企業戰略梳理的過程中企業必須確保走對路!深入分析、研判市場環境與機遇,依據企業未來戰略目標實現從企業戰略規劃的各個維度進行系統梳理,明確企業戰略目標實現各支撐要素的具體要求與實現步驟。完善或升級確保企業戰略目標實現的核心企業文化。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內容來源互聯網,旨在分享,如有關于作品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及時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