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盤散沙難成大業,緊握的拳頭打出去才更有力量。企業的凝聚力的強化與其成員的目標緊密相關。因此直線管理咨詢的營銷顧問認為企業凝聚力的修煉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共同愿景”將員工連接在一起
任何一個企業都有其存在的理由,也有其存在的目標與理想,正是這些目標和理想,把企業的員工聯結在一起。這些目標和理想,就是“共同愿景”。
彼德·圣吉在《第五項修煉:實踐篇》中,對于建立共同愿景這項修煉的內涵作了相當明確的解釋:“盡管這項修煉叫做建立共同愿景,但是這個說法純粹是為了方便而已。實際上,愿景只是引導組織深層熱浪的其中一個組成要素,這些指導原則的核心是共同的目的感和命運感。”
彼德·圣吉歸納了“建立共同愿景”中所包含的下列各項要素:
愿景:我們想要的未來圖象;
價值觀:我們如何到達我們的目的地;
目的和使命:組織存在的理由;
目標:我們期望短期內達到的里程碑。
一旦真正建立共同愿景,那么它會有足夠的吸引力,把人們的所有努力匯集到一點,從而形成強大的凝聚力。它有一條明確的終點線,因此公司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目標是否已經實現,人們喜歡向著終點沖刺。
2、讓員工更有主人翁意識
我們只有把員工看成是公司的成員,員工才能真正成為公司的成員。因此,員工的參與便成了形成企業凝聚力的基本要求。也因此,應該和員工一同來討論企業的發展目標,一同來探討管理的體制,一同來實施經營的策略,一同來找尋解決企業所遇到難題的方案,一同來分享公司的成果。
福特公司正是員工的參與,才使得公司的各項制度和計劃及方法相互充實、相互協調地聚集在一起。沃爾瑪公司讓級別最底的雇員都能看到所有的財務報告,這個細節發出的信號是,“你是公司合伙人,我們要你像經營自己的小企業一樣經營你的部門。”
幾乎所有的成功企業都是這樣做的。在這些優秀的公司里,員工一定具有非常強的“主人翁”意識,主動解決問題,并自主創造績效。
3、讓“口號”真正成為行動指南
企業以經營理念去激勵員工,經營理念產生于企業的共同愿景,因此它至少應回答三個關鍵性的問題:追尋什么?為何追尋?如何追尋?對于這三個問題的回答就是“愿景宣言”的基本內容。企業形成了共同的理念,才可能做到企業成員來共同“編織”企業的共同愿景。
在現實中,我們看到許多企業已經樹立起遠大的目標,如“進入世界500強”、“成為世界一流的醫療中心”等,應該說這樣的口號較有號召力,但是要企業成員們為之做出衷心奉獻則是另一個問題,因為這種口號如果不是員工共同設想出來的,就無法成為行動的指南。
我們可以將《孫子兵法》所總結的五種影響戰爭勝敗的因素理解為影響競爭勝負的因素。這五種因素即“五事”:道、天、地、將、法。其中,“道者,令民與上同意也,故可以與之死,可以與之生,而不畏危。”
從“道”的意義上看,企業的員工能夠具有依此為統一的意志,并為之合力奮斗,共經患難。
4、理解“自我超越”的力量
“自我超越”雖然以磨練個人才能為基礎,卻有超乎尋常的能力。自我超越的意義在于創造,而不是反映觀點,因此它是與目標認同結合在一起的。
高度自我超越的人具有共同的基本特質,他們對目標和愿景所持的觀點和一般人不同。對他們來說,目標是一種召喚及驅使人向前的使命,而不僅是一個美好的構想。
“自我超越”可以讓人們認清當前的形勢,知道理想與現實的距離,并能夠把目前的真實情況看作盟友而非敵人。他們學會如何認清以及運用那些影響變革的力量,而不是抗拒這些力量。
“自我超越”能夠激發員工個人對于生命崇高意義的追求,企業應該以此作為其存在的目的之一。反過來這對于提高企業的凝聚力有極大的作用。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內容來源互聯網,旨在分享,如有關于作品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及時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