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跨年晚會,都是各大電視臺比拼收視率的時刻。然而,在這個比拼中勝出的,不是大家熟悉的芒果番茄臺,而是首次舉辦跨年晚會的嗶哩嗶哩(以下簡稱B站)。
從1月1日B站放出晚會完整視頻開始算起,截至7號中午11點,視頻的播放量已經超過6916萬,彈幕總數超過230萬條,評分高達9.9。
這是屬于年輕人的晚會
論財力,B站肯定不及各大電視臺,就連愛奇藝和騰訊視頻都比不過;論用戶數,B站的月均活躍用戶為1.28億,主流視頻網站“愛優騰”的月活數都在5億以上。這么看起來,B站在財力和用戶上,似乎都沒有什么優勢。
那B站憑什么能在眾多競爭者中脫穎而出呢?
與其他晚會只知道請流量明星的做法不同,B站根據自身平臺用戶的喜好特點,搭建了一個將二次元、影視劇、熱點事件、童年回憶等一系列貫穿起來的舞臺,做出了一場“屬于年輕人的晚會”。
現在,“得年輕人者得天下”這話早已成了各大品牌營銷的重點,但直線管理咨詢的營銷顧問看了這么多案例,成功引起年輕人共鳴的品牌卻并不多。看完B站的跨年晚會后,相信各品牌們應該能從中得到不少啟發。
B站做對了什么?
1.更精準的用戶定位
和其他晚會不一樣的是,B站的晚會定位更加“精準”。如果是換一位對流行文化并不感興趣的中老年人來看B站的晚會,那“大碗寬面”“洛天依”“艾澤拉斯”之類的他可能就看不懂了。當然,B站大費周章地舉辦一場晚會,也并不是給中老年人看的。他們將“大眾化”改為“精準化”,只為在目標客戶群里產生高口碑,并吸引更多具有同樣愛好和口味的潛在用戶。
品牌也可以細分自己的消費群體,打造自己的用戶圈層,再以此為基礎形成具有鮮明特點和影響力的圈層效應。
2.更懂用戶想要什么
為什么說B站更懂自己的用戶呢?直線管理咨詢的營銷顧問在這里拿《哈利波特》來舉例。在B站的跨年晚會上,鋼琴王子理查德·克萊德曼彈奏了《哈利波特》電影主題曲《海德薇變奏曲》,演奏時,整個樂團都戴著巫師帽。對電影粉絲來說,B站就是將他們對電影的信仰與情懷充分表現了出來。
品牌與自己的用戶群體之間的信息并不互通,需要通過長時間的溝通和互動,才能成功摸清自己的用戶群畫像。彈幕、影評和熱門視頻,都是B站了解自家用戶的渠道,也正是因為這些渠道,才讓B站的晚會如此恰當地直戳用戶喜好。
3.善于利用UGC內容
B站之所以能這么懂它的用戶,和B站長期以來自然形成的內容生態分不開關系。與其他電視臺和視頻網站不同的是,B站擁有很多UP主自制的UGC內容,《亮劍》《大碗寬面》等作品,都曾經過了B站UP主的二次加工。當這些經過了二次創作的作品登上舞臺后,創造這些內容的年輕人自然會覺得自己就是主人翁,也就更能引起他們的共鳴。
小心品牌年輕化的坑
品牌年輕化是一個長久的課題,我們從好的案例上吸取精華后,也要在前車之鑒上預防隱藏的“坑”。
a.迎合市場并非全是好事
現在市面上的品牌都太喜歡迎合市場了,跨界、聯名層出不窮,但幾乎沒有什么案例直戳到年輕人的喜好,現在甚至還遇到了審美疲勞的難關。
眾口難調是困境,那不妨別去管“眾口”,從“小眾”出發,說不定能收獲更好的成果。
b.別自己去臆想用戶畫像
很多品牌的年輕化,都是自己在臆想用戶需要什么。比如為年輕人貼上標簽,自己定義年輕人;胡亂堆砌年輕人喜歡的元素,卻連這些元素最根本的東西是什么都不知道。
某東曾經的快遞盒子,印了一句宣傳語“不涂口紅的你,和男人有什么區別”,引起了網友不滿。網友認為,這是在過分定義女性就愛涂口紅,性別歧視太明顯。
不過,品牌年輕化最大的坑,就是品牌們都一股腦地往年輕人堆里鉆。現在的消費者雖然年輕人居多,可并不代表中老年人群就沒有市場。直線管理咨詢的營銷顧問在攜程發布的《2019年50、60后女性旅游報告》中有一個特別有意思的發現:“50后群體力壓80后、90后,成為最舍得花錢的群體,且青睞于更高質量的服務和更優質的產品。”
也就是說,吸引年輕人并非靈丹妙藥,找準自己的用戶群,并在這個群體中生根發芽才是重點。不管你的用戶群是剛上大學的00后,還是跳廣場舞的60后,只有不斷地探索和挖掘自己的用戶需求,才能讓品牌永葆青春,不被時代淘汰。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內容來源互聯網,旨在分享,如有關于作品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及時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