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11月份,B2B的大部分同行已經開始著手進行2020年度營銷規劃,不同于往年市場預算的大筆一揮,明年的市場預算能保持與今年持平不縮減就已經很是欣慰了,曾經夢想復制ToC領域的增長神話也實打實的告訴我們:這都不太可能了。
1、放棄B2B增長神話,扎實搭建“一心兩翼”營銷體系
為什么海盜模型在B2B企業落地過程中的屢遭不適?我曾經問過無數位CMO這個模型對你有多大的借鑒,很多同行說,我覺得很有道理,但怎樣可以在企業中落地大部分人并沒有找到門道。
我也在思考為什么這么好的概念不能被B2B的同行去應用?因為它有它的產生基因,它源自于To C領域,在他們談留存、七日活、月活的時候,大部分是以APP為載體,再回看B2B的同行幾乎沒有流量大的APP。企業的獲客、留存、培育、增長,基本要通過微信載體把眾多渠道的流量匯聚一起,變成數字化,進入到系統中再進行培育,從而實現業務的轉化,即使完成了數字化基礎,我們的業務短則一月,長則兩三年,所以在短期內實現增長神話幾乎是不可能的。
當不能重現增長神話,我們還能怎么做?《反脆弱》這本書強調了一個很重要的概念:脆弱的反面不是強韌,而是反脆弱。
反脆弱比強韌更厲害在于:當我們面對不確定性的時候,我不僅僅不會受損,還有可能因為底層堅實的準備和基礎,能夠變的受益。如今對于一直扎扎實實以價值經營為導向的B2B同行來講,當我們做營銷、增長的時候,需要意識到如何讓我的增長體系變成更具有反脆弱的能力,當面對目標市場未來的不確定性、目標客戶企業預算縮減等情況下,還能夠持續地實現健康的增長,因此我們要建立一種反脆弱的增長意識。
那么,B2B企業如何搭建反脆弱的增長意識呢?首先你需要搭建一套強有力的營銷體系,我總結為“一心兩翼”:一心就是企業必須擁有一個能夠說得清、道得明、且和競爭對手相比有差異化的價值主張;兩翼是企業的數字化體系搭建與內容基礎。與菲利普.科特勒老先生的10月份的分享高度同頻:“營銷始于價值的發現、價值的創造、價值的溝通、價值的傳播,價值的實現。” 這個本質不管在10年前,還是在今天,從來沒有變過。
所以To B行業,當面對未來的不確定性的時候,我們不需要被看起來花哨的模型和增長神話牽著鼻子走,而是要回歸到差異化的價值主張,扎扎實實搭起營銷的兩翼:數字化基礎和內容基礎,建立起健康、持續的增長,因為我們沒有辦法像土豪一樣去獲取瞬間的大流量,更要耐心地從細節觸發增長。
2、反脆弱增長意識,戰略定力、理性進化、見微知著
上文,我們提到了建立反脆弱增長意識需要在內部搭建一套扎實的“一心兩翼”營銷體系,那么,當我們著眼于眼下增長的時候,作為市場人,更不能忽略外部環境,為什么B2B企業要看外部環境?很簡單,因為我們的客戶是B端,上下游廠商明年有什么樣的變化,對我們都會產生不同程度的連鎖反應。
所以我們要始終關注自己的客戶,你的客戶在哪個行業?在制造行業、服務行業、消費升級行業還是消費降級的行業,如果它們明年有變化,我們必須先和它們站在一起,否則增長就只是自己的想象了。
總結來看2020年從宏觀、中觀再到微觀的話,有這么幾個趨勢和挑戰:
1. 宏觀環境:不確定性成常態
中國的經濟增速在持續下降,中國的產業結構在持續調整,落后產能要被時代淘汰,技術快速迭代,5G時代馬上來臨,新技術對傳統行業產生顛覆或者重塑,這一輪資本投入的焦點主要集中在產業互聯網,政治因素還在持續影響經濟預期,社會價值多元化,從社會角度來講,代際的變遷也使得我們的目標客戶逐漸從70后變成80后,再變成90后,但需要注意的是,他們接觸媒體的習慣,對價值的追求,溝通習慣都與前兩代有所不同,我們要站在他們的立場去講他們可以聽得懂的故事。
2. 中觀環境:東邊日出西邊雨
什么樣的B2B企業有價值呢?不管提供的是服務、軟件還是其他類型,要能幫客戶降本增效,且價值可以被證明。To B里面,工業品企業還好,如果是生產零部件,是不可或缺的,是下游企業的必需品,但是對企業服務產業來講,不是必需品,甚至是奢侈品。所以明年的戰略上要更加聚焦,要識別出到底誰是你的好客戶、對的客戶。
3. 微觀環境:良幣將驅逐劣幣
即便是一個逐漸收縮的行業當中,也仍然存在好的企業和壞的企業。在競爭越來越激烈的前提之下,真正能夠站得住腳的企業,就是真正有價值的企業,當競爭激烈的時候,圍繞價值為核心經營的企業,才能在競爭當中生存下來,所以這是好事。良幣驅逐劣幣,這個時候更加考驗企業對于價值主張的堅守,以及來真正實現它。
以上,如果去解釋反脆弱的增長意識,我會總結提煉成12個字:
戰略定力:以不變應萬變地堅持價值創造邏輯,聚焦打造核心競爭優勢;
理性進化:堅持快時代的慢功夫,尊重企業生命周期,思考組織能力的進化,進而思考營銷策略的演進;
見微知著:不被“一夜暴富”的增長神話所迷惑,堅持從點滴處要增長。
直線管理咨詢的營銷顧問最后還是對每一個在掙扎、焦慮的B2B Marketing同行們,堅持戰略定力、堅持理性進化、堅持見微知著,不要人云亦云、盲目跟從,堅持心中的價值準繩,讓時間給我們最好的回答。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內容來源互聯網,旨在分享,如有關于作品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及時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