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工業品銷售公司,特別是那些經營代理生意的貿易公司是很多人創業的好項目,但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不要以為可以簡單了事,調查結果顯示,86.3%的這種企業是因為人的問題處理不好導致失敗的。
人員使用情況很不穩定,在相當階段上造成管理的混亂,效率的低下,營運負責人往往是從業務提拔起來的。日常工作績效的低下,人員在這樣的環境中自己很難有發展,公司很難有突破,這些問題的存在往往給公司的經營造成巨大的隱性成本,可能公司業績小幅成長但是費用絕對是上升的,利潤絕對是下降的。
1、健全和完善相應的銷售過程管理職能部門,建立客戶檔案與數據庫。
組建客戶管理部或市場部,其主要職責就是客戶的檔案管理及日常管理,其隸屬關系可劃歸為營銷部下屬機構。
具體工作是對客戶進行日常及分類銷售過程管理,并熟悉客戶的名稱、地址、聯系方式、經營狀況,客戶目前的進展,潛力的項目,更進一步講也包括客戶的抱負、品行、性格、喜好、特長等等(此處也不易過多,過于復雜不便于操作)。
2、銷售過程管理過程細分化,角色分工,團隊合作:
根據項目銷售過程管理過程來進行角色分工,一個項目不是銷售人員一個人來完成,需要有幾個節點。
在技術交流階段需要售前技術支持人員來配合;
在需求調研與方案確認階段需要技術咨詢專家或顧問來確認技術需求的可行性;
在項目評估階段可以申請公司高層資源來參與大項目中;
在商務談判階段需要商務、財務、法律等相關人員來參與;
簽約成交階段需要高層來互動為項目后續提供支持。
在銷售過程管理的流程中,我們通常發現并非一個銷售人員就可以完成一個項目了,就是有可能的話,也不是普遍現狀。 所以,在項目前期以銷售人員為主,中期以售前技術人員協同,中后期以商務經理、公司高層為主,甚至需要質量人員、技術咨詢顧問等參加。
因為這是一個團隊銷售的過程,當然,就需要團隊管理。這樣可以淡化銷售過程管理人員對項目的重要性,而是靠一個項目團隊來完成;同時,人員配置并不一定要全部到位,可以挑重要流程來切割。
3、銷售過程管理建立項目定期溝通的制度,遵循節奏的法則:
銷售管理節奏法則即銷售經理可以定期(通常是每周一次)檢查每個銷售人員的工作進展情況,請銷售人員逐個介紹漏斗中每個客戶的情況,包括本周做了哪些工作,有什么進展,存在哪些問題等。
這樣銷售經理就對每個銷售人員的工作情況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對客戶的情況做到心中有數;同時15天后必須再次跟進同樣的客戶進展,30天后根據詢問進展的情況來判斷這個客戶的意向性,否則就不要浪費太多的時間與精力了。
4、建立項目型銷售過程管理過程控制系統。
面向行業客戶的銷售周期一般3—12個月,有時會更長一些。 客戶非常的慎重,考慮時間自然就更長了,她需要以客戶為中心,站在客戶的角度,幫助客戶定義需求,形成項目采購目標,并幫助客戶啟動項目;所以她是一個過程的銷售,更是一個階段的銷售。
在銷售執行上,更加強調對銷售流程的管理和銷售團隊的管理。 所以,整合客戶內部采購流程、銷售流程及標準里程碑、成交管理系統,形成項目型銷售的管理流程。
項目性銷售其實也是一個管理過程,中國人最缺乏的就是靠藝術、靠想象、靠腦門等,然而,管理永遠就需要科學,科學的管理就是可以模仿、可以復制、復制最關鍵的就是標準化。
長期發來,我們更多地把營銷當作一種藝術,經驗、悟性、靈感和個人的隨機應變占有更重要的地位,因此,大多數企業的銷售可以稱為“精英銷售”或“英雄主義的銷售”。
那些企業擁有了幾個優秀的營銷人員,靠這些優秀營銷人員個人的杰出能力,就能為企業在市場上打出一片天下。項目營銷部經理們總是千方百計從各種渠道挖掘優秀的營銷人才。
遺憾的是,“營銷精英”們的跳槽頻率極高(他們總是競爭對手挖墻角的對象),管理起來難度也極大。他們既能為企業開發市場,也最容易毀掉企業的市場,甚至將客戶帶往競爭對手。
直線管理咨詢幫助企業梳理并再造銷售流程,并且把合適的銷售方法、銷售理念等嵌入到流程當中,同時還會組織很多場銷售能力賦能培訓,并提供相應的工具和模板。使得企業獲得的不僅是“生硬而冷冰冰”的新銷售流程,而是整個銷售體系升級(包括流程、銷售方法、銷售工具、銷售模板、人員軟能力等等),努力達到這樣的目標:構建出優秀的銷售組織能力,未來企業項目的成功與否不再嚴重依賴銷售個人能力及其偶然性,而是用組織能力、制度去保障提升銷售成功率。新員工入職,只要經過新的銷售體系培訓,并按照銷售流程去進行項目運作,那么可達到資深老銷售的水平,確保一定的項目成功率。(不再像過去,如果資深老銷售離職,就會嚴重影響業績,從而實現“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銷售組織體系和流程足夠成熟,人員流動對業績沖擊變小)。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內容來源互聯網,旨在分享,如有關于作品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及時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