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奧委會(IOA)8日發表聲明,宣布退出與現有服裝品牌贊助商的合同。報道稱,雖然這份聲明并未提及具體贊助商的名稱,但并無懸念,印度奧委會決定放棄的奧運會官方服裝贊助商正是李寧。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上周四,印度宣布其奧運代表團官方服裝贊助商為中國品牌李寧。也就是說,雙方的此次合作僅短短維持了6天。
印度奧委會8日稱,“我們了解到了粉絲的情緒,我們印度奧委會已決定,我們將退出和服裝贊助商的現有合同。我們的運動員、教練和后勤人員將穿著無品牌服裝。”印度奧委會進一步稱,做出這一決定是為了讓運動員專注于訓練,而不是“回答有關服裝品牌的問題”。
印度的突然解約對李寧的影響有多大?
目前對于該解約事件,李寧暫未回應。事實上,運動品牌熱衷贊助奧運會,無非是想借機營銷, 塑造企業形象和品牌影響力,最終是否能贏得市場還得看實力。
就在去年3月,李寧曾回應了東京奧運會未能順利舉行對自己的影響。彼時李寧(02331)執行主席兼聯席行政總裁錢煒于電話會議上表示,即使奧運會未能順利舉行對集團也沒有大影響,雖然集團進行了部分投入,以及費用預算,但都不會有任何損失,另外亦準備了商品,但集團已因而作出及時改變,強調情況在可控范圍內。
他進一步指,集團的業績不是單靠大型賽事為主要推動力,可通過其他方面的業務彌補。
就目前情況來說,印度的突然解約對李寧品牌形象暫無影響,李寧失去的也只是一個宣揚品牌形象和品牌影響力的機會。
突發性事件對品牌是否具有影響?
相關數據顯示,“新疆棉”事件爆發后,李寧官方旗艦店3.24-4.4的銷售同比增長超過200%,安踏體育同樣增速超過100%,同時李寧、安踏等品牌的“限量款”球鞋價格直線上升。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天貓旗艦店阿迪達斯和耐克等品牌的4月銷售額下滑嚴重,均較上年同期腰斬。其中,阿迪達斯4月銷售額同比下滑了78%,耐克4月銷售額同比下滑了59%。優衣庫4月銷售同比下滑超20%。
從數據不難看出,對于大品牌而言,若沒有應對突發性事件的風險管控措施,事件發生時處理不當確實會對企業的發展產生影響,甚至關系到企業的品牌形象,但真正影響品牌影響力的永遠是產品。
產品是企業的第一品牌形象
如今的“中國李寧”,儼然躋身于一線潮牌,“中國元素+潮流設計”牢牢了抓住新一代年輕消費者的喜好。
時裝周后上線的“悟道”等秀品迅速賣斷貨,“少不入川”、“長安少年”等主題產品更是展現了對國潮的把握。以中國花卉為創作靈感的怒放系列,聯合敦煌博物館推出的“敦煌-拓”系列無不受到年輕消費者熱捧。
靠著”多次踏上國際T臺,僅用一年多的時間,李寧品牌的口碑迅速建立,并引發現象級的復古運動風回潮。同時,“國潮”品牌的形象也迅速樹立起來。
此外,李寧不斷和各大品牌和IP聯手跨界,超級IP星球大戰、人民日報、《國家寶藏》、故宮等等都曾與李寧有深度合作。
總結一下,印度的突然解約或許會對李寧的品牌形象有所影響,但影響有限很可能是忽略不計。直線管理咨詢的營銷顧問認為企業的發展始終依賴于產品,只有優良的產品才能保障品牌形象。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內容來源互聯網,旨在分享,如有關于作品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及時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