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你會不會覺得自己的領導特別厲害,“日理萬機”的同時還能自律鍛煉;遇事處變不驚還能高效完成;談吐得體大方又不怯場。你是不是也想像他一樣?
其實,他們都是“演”出來的。只要你想,你也可以成為領導者。因為,領導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造就的。
專業(yè)人才能成為管理好手嗎?
我讀過一份研究報告,它的核心觀點是:讓一些專業(yè)領域的成功人才,去做綜合性的管理工作,從最開始可能就錯了。因為提拔這些人的理由,是因為他們業(yè)績不錯,口碑可能也不錯,但是,他們不一定具備領導能力。
這篇研究報告選的對象是銷售人員,研究者通過云端數(shù)據(jù)搜集了幾百家有關公司銷售主管的信息,發(fā)現(xiàn)了兩個很有意思的結論:
1. 從前往后看,如果提拔了業(yè)績最好的人,結果會怎么樣?研究發(fā)現(xiàn),業(yè)績最好的人被選為主管之后,效果并不是很好,很多人往往并不能勝任新的職務。也就是說,業(yè)務能手并不一定是管理好手。
2. 從后往前看,它試圖回答另外一個問題,就是被提拔之后表現(xiàn)不俗的人,在被提拔之前都有什么特征?報告發(fā)現(xiàn),晉升后管理業(yè)績比較好的,在被提拔之前、單從業(yè)績上說往往不是最好的,他們的強項反而是在團隊精神上比較出色,他們更善于和同事保持合作的態(tài)度,更善于調動他人。
于是,這篇報告得出了一個最終的結論,就是:最具潛能的領導者往往不是在基層工作時業(yè)績最好的人。或者說,業(yè)績好的人可能不適合擔任領導職務。于是,報告建議:組織應該提拔那些善于動員他人的人,而不是專業(yè)能力強的人來做領導工作。
坦率地說,我很擔心這篇報告會形成誤導,原因有兩個:
1. 我覺得被提拔的專業(yè)人士之所以表現(xiàn)得不理想,很有可能是在提拔之后,沒有給予足夠多的領導力訓練。
2. 這篇報告所表現(xiàn)出來的傾向,很可能會誤導組織中領導力培養(yǎng)的方向,甚至會違背未來世界中領導者不夠用的趨勢。
人人都有可能成為領導者
我們先說領導者不夠用的趨勢。未來的組織是什么樣?我認為,未來的組織無論法定權力的來源如何,本質上可能都是倒三角的。
組織會由一線的工作單元所驅動,而在一線工作單元里,領導者和團隊、合作者,甚至客戶,都是一種協(xié)同互動的關系,這個組織就是靠領導力推動的。
于是,人人都可能會成為領導者,整合公司內外部的資源。而法定權力意義的上級只是整個工作單元的支持者和協(xié)調者。
我們可以用今天裝修公司的結構,來近似地想象這種未來組織的結構。工地的項目經理是領導者,也是整個項目的主導者和協(xié)調者,客戶經常會參與到設計、施工、質量監(jiān)督等環(huán)節(jié)里邊。
合約常常會被突破,設計師、不同工種的工人,無論是企業(yè)的正式員工,還是臨時請來幫忙的協(xié)作者,都是領導者要去管理的對象。
為什么會有這樣的結構呢?因為只有這樣的結構,才可以最有效地利用資源,滿足客戶不斷變化的、有差異化的需求。所以,領導力是未來組織中最重要的能力,因此我開玩笑地說,領導者未來會不夠用。
也許你現(xiàn)在還沒有在領導者崗位上,所以,你可能一直覺得自己是個局外人。但今天,我想對你說,你將來極大程度上會成為一個領導者,你想躲都躲不掉。
也許你會說:“我行嗎?我身上既沒有的專業(yè)能力,也沒有拍案而起的氣魄,更沒有所謂的擔責精神。總之,我不是當領導者的材料,我沒有那種特質,我當不了領導者。”
但我告訴你,你行。領導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造就的。沒有哪個領導者原本就打算成為一個領導者,他們只是想充分自由地表現(xiàn)自我,結果都成了好的領導者。難道你不想成為一個想充分表現(xiàn)自我的人嗎?
成為領導者的秘訣:練習
成為一個優(yōu)秀領導者的秘訣,其實很簡單,就是練習。有一位著名的表演藝術家曾經說過:當你第一次演戲的時候,你是在演另外一個人,當你演了一百遍以后,你演的就是你自己。
同樣,當你不斷練習成為一個好的領導者之后,你一定會成為一個好的領導者。
有一本自傳,伴隨著我走過30多年,深深地改變了我,因為這本自傳告訴我:練習有多么重要。
這本自傳的作者是位意大利移民的后裔,因為不喜歡工程師的工作,跑去做銷售。銷售是和人打交道的工作,能做銷售的人一定要有影響力。但是,這個小伙子很害羞,一拿起電話就緊張。
所以,他每次打電話之前都要一再練習。他在自傳里說,“學習推銷技巧需要花很多很多的時間,需要很多的努力,你必須不斷練習直到使之成為本能反應為止”。經過練習,后來,他成為了優(yōu)秀的銷售員,更被提拔成為一個大部門的領導。
請注意,這本自傳的作者就是銷售員出身,和我前面提到的那個研究報告里的研究對象是一樣的身份。這就是為什么我從一開始在直覺上就懷疑這份報告的結論是不是真的有意義,盡管很多人會認為這個報告是有道理的。
還是回到自傳。為了成為一個優(yōu)秀的管理者,這位移民的后代專門跑去參加培訓班,學習如何公開演講。他自己說:“激勵別人的唯一方式就是和他們溝通,而溝通就是說和聽。領導者就是要激勵別人,所以必須要練好說和聽。”
當他自己練習演講幾個星期之后,他說自己的心情開始放松了。后來,他不僅可以滔滔不絕地講,而且還經常覺得時間不夠。
練好了說,再練習傾聽。他說:“你未必采納下屬的建議,但你必須要給予他們正面的激勵,而耐心傾聽就是這樣一種重要的激勵。”他認為,卓越的公司和普通的公司,差別就在這里。
現(xiàn)在我可以告訴你,這本自傳的作者叫艾柯卡。1978年,在福特汽車工作了32年、做了8年總裁之后,艾柯卡被解雇了。他離開公司那天是他52歲的生日,他沒有選擇退休,而是進入到當時瀕臨破產的克萊斯勒公司。
1984年,在艾柯卡的努力下,克萊斯勒起死回生,艾柯卡成了美國英雄,他也報了福特開除他的一箭之仇。從艾柯卡的回憶里,我懂了一個道理,就是領導力是可以學習的、可以練習的。這也印證了領導力大師班尼斯的話:領導力是可以后天訓練的。
根據(jù)我的觀察,我覺得,很多專業(yè)人士,在走向管理崗位之后,之所以會出現(xiàn)問題,根本原因是他們并沒有意識到自己身份的變化。
1. 他們沒有意識到做領導者和做業(yè)務,是完全不同的兩回事;
2. 他們沒有做出一個練習的計劃,下決心改變自己,通過練習提高自己的領導力;
3. 他們沒有表演經驗。有人曾經說,做領導,在某種意義上,就是一種表演。要通過精心準備,先把自己演成一個領導者。要精心安排表演的場景,要認真準備自己的臺詞,同時不斷地改善自己的演技。
十年前,李嘉誠也曾經現(xiàn)身說法,談論他的領導力修煉心法。李嘉誠說:“當你走到那個位置之后,你先要想的是,你是想當老板還是想當領袖?這是最重要的問題。
當老板簡單,你的權力來自于你的地位,你的地位來自于你的知識、努力,也可能是上天的運氣,地位擺在那兒,當老板容易。
但是,要想成為一個領袖,就比較復雜。因為除了你的能力,還要注意你的態(tài)度,注意發(fā)揮你人性中的魅力,感召他人,讓別人自覺自愿地為你賣力。”
李嘉誠說當老板,你自我感覺很偉大,但是別人都會感覺很渺小。可是你作為一個領袖,別人的感覺會很好。
總之,直線管理咨詢的營銷顧問認為,成為未來的領導者,是你的宿命,你是躲不過去的。這就是為什么很多企業(yè)管理學,在體系設計和內容選擇上強調領導力、強調團隊的原因。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內容來源互聯(lián)網(wǎng),旨在分享,如有關于作品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