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個熱點事件:
南京一年輕人,在網上爆料稱,領導讓他去機場接客戶。
出發前他查了下路況,發現特別擁堵。
他害怕耽誤會議,于是便想帶著客戶坐地鐵前往公司,而客戶對此并沒有意見。
但回去時,領導卻教育了他,讓他“以后做事帶點腦子”。
這件芝麻小事,卻在網上引起了很大的反響。
網友們紛紛各自站隊。
首先,從截圖信息來看,這個領導的留言并不過分,“帶點腦子”也是很正常的說法,不像網上很多人所說的,是一種侮辱。
如果有人把這都當成一種侮辱,只能說明太玻璃心了。
其次,有人說年輕人這么做,客戶并沒有說不行啊,領導這不是瞎矯情嗎?
單就這件事兒來看,確實沒有負面反應。
但這是一種“倒后鏡視角”,正因為客戶沒負面反應,年輕人才會發貼。
如果客戶有反應了呢?如果這個客戶屬于很“陰”的那種人呢?
你說坐地鐵,他說沒問題。
坐完后,他卻說,你們這家公司太不懂事,他是客戶,你們竟然讓他坐地鐵,這也太不尊敬人了......
這種暗地里挑理的人,真的挺多的。
所以,為了預防客戶“矯情”,領導必須“矯情”,而且他要對結果負責。
如果真的因為坐地鐵的事,得罪了客戶,丟了一個大業務,那么首當其沖的責任人就是這個領導。
你說他能不急躁嗎?
再者,我們說說“建議權”和“決策權”:
下級在上級面前,只有“建議權”,沒有“決策權”,你需要把“決策權”留給你的上級。
從這點你應該能明白,網上下面這種說法,就很荒謬了。
他們說,如果按照領導指示,非要開車去接,遲到了,領導還會責怪。
這很簡單啊,你可以告訴領導:
你查了一下路況,發現很堵,可能會遲到,但坐地鐵可以避免。
那么是坐地鐵,還是按原計劃開車呢?
這就是你的“建議權”。
你可以提出來,但你不能自己做主,你要把“決策權”留給領導。
如此一來,無論怎樣的情況,你都是按照領導的意圖在辦事,那你還會有什么錯誤呢?
就算領導說,必須開車接,遲到了,也沒關系。因為你匯報過這個情況,也提出過建議,是他不采納,他自然也不會歸罪于你。
相反,他可能覺得你這個小伙子考慮挺周全的,以后也會高看你一眼。
最后,在一個階層中,有些形式化的東西還是要遵守的,比如及時匯報,不要擅做主張。
因為有階層,信息就不會太暢通。
有時領導讓你做一件事,你覺得挺不可理喻的,但可能他有另外的盤算,只是不想告訴你。
你不經過他同意,就擅自改變方案,有時反而還會弄巧成拙。
我們來開個腦洞:
那領導會不會本就知道一定會堵車,客戶一定會遲到呢?
這樣一來,本來客戶開完會就能及時趕回去。
結果堵車了,沒趕上會議,也就不得不住一晚。
于是,多了一個晚上,可以和這個客戶有更好的聯誼和溝通......
結果,那小伙偏偏不讓客戶遲到,領導的如意算盤也就落空了。
你說領導能不惱嗎?
當然,這是我猜測的,不過,確實有類似的案例。
一家日本公司,接待美國客戶時,就用了這招。人為的設計遲到,讓對方不得不在日本多待幾天,從而談判時拿到了最好的籌碼。
如果你覺得有更好的方案,沒問題,你匯報就行,讓領導來下決定。
要知道,特警狙擊手在千鈞一發時,還要通過耳麥問上級:“已經瞄準,是否可以射擊,請指示......”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內容來源互聯網,旨在分享,如有關于作品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及時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