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務急速擴張,卻不知道誰能頂上?企業創新變革,卻不知誰來引領?明星員工難留,卻找不到根本原因?……
一、認知人才盤點
什么是人才盤點?簡單來說,人才盤點是對企業人才現狀的一個梳理,是一個把公司人才相關信息具體化和明晰化的過程。
就像超市每過一段時間都要對產品的銷量和庫存進行盤點,看看是不是賬實相符,以及產品是否受消費者歡迎,為接下來調整銷售策略做準備。
人才盤點本身也是一項「過程」工作,而不是「結果」工作。但比起超市盤點,人才盤點可不僅僅是公司員工“信息匯總”那么簡單。
一般我們說的人才盤點,是基于組織戰略來做人才盤點,用來評估組織結構與人才匹配情況、關鍵崗位的勝任和繼任情況、關鍵崗位人才的晉升和發展情況、關鍵崗位人才的激勵和開發情況、以及關鍵崗位人才的招聘情況等。
這些落實到員工的日常工作中,一般可以包括員工的技能水平、知識水平、經驗水平、績效水平、工作態度等這些員工自身條件和工作成果之間的關系。
總體來說,人才盤點是基于組織戰略來辨識各級人才,助力組織培養高潛人才的行動,它最關鍵的價值,就在于前瞻性地促進組織人才和需求之間的動態匹配,從而更好地支撐組織戰略目標的實現,即“為組織未來而盤”!
優秀高管可以幫助員工發現優勢,培養優秀敬業的員工,他們決定了客戶的忠誠度,進而影響到企業的收益……隨著企業人才價值的日益凸顯,人才盤點漸漸成為企業管理的關鍵流程之一。
二、人才盤點的7大陷阱
企業人才盤點,不是一拍腦袋就決定的事情,在落實之前,先來看看這7個常見陷阱:
1)脫離業務談盤點
人才盤點服務于業務,盤點的起點是業務需求。
部分公司在業務發生變化之后,人才儲備無法適應業務需要,選錯人浪費的不僅僅是人力成本,更是業務發展的關鍵時期。
作為人才盤點項目的發起人,需要根據企業的業務變化,時時反思:
要滿足支撐企業短期、中期、長期的業務發展,需要什么樣的人才儲備?如何加快識別高潛力人才,以及如何凸顯對高潛人才的重視?
2)盲目照搬優秀案例
一個人才盤點項目的成功,不在于形式。不少在人才盤點方面剛起步的中國企業,盲目照搬西方公司的經驗,模仿優秀案例,強調流程形式,忽略的中國的文化特性和企業的實際情況,容易陷入到“畫虎不成反類犬”的窘境。
3)業務部門不參與
人才盤點不是局部的而是整體的,也不是個人的而是組織的,更不是臨時的而是系統的,所以建立人才盤點體系的第一責任人一定是CEO,這點毋庸置疑。
遺憾的是,不少企業的老總雖然口頭說關注人才,但似乎對業績指標的達成更感興趣。業務壓力之下,往往最先放棄的安排,就是關于人才培養的活動。
4)避免暈輪效應
「暈輪效應」指,看到人某一個方面的優點,就推論該人無所不能。
在進行人崗匹配時,我們切忌根據業績表現直接做出對人的判斷,現在很多企業用360度評估法去做人才盤點,就是為了避免“一葉蔽目”。
5)測評工具是參考
有些企業在人才盤點中,過度依賴測評工具,當出現事與愿違的結果時,總是把「鍋」甩給測評工具,認為是工具不靠譜。
實際上,高質量的人才測評及各種調研報告,是對人才決策有效的信息輸入,但這些都只能作為人才盤點的參考,不能過分依賴工具。
6)盤點結果落地不到位
如果說人才盤點是人才梯隊建設的第1步,盤點結果落地就是剩下的99步。
很多企業明明澄清了問題所在,卻因為人事決策的敏感性,諱莫如深、遲遲不敢采取行動,喪失良機。
7)HR專業不足
很多HR沒有全局視野,總是把自己定位在需要領導支持的崗位上,但在人才盤點會中,HR不能也不應該僅僅是一個簡單的數據和模板提供者,而是人才能力和組織需求的洞察者,他們應該具備與業務一把手甚至CEO的對話能力。
優秀的HR在人才盤點中要能夠有清晰的自我認知和角色定位。
三、優秀的HR做對了什么?
在人才盤點過程中,雖然第一責任人應該是CEO,但對于真想創造價值的HR來說,他對自己的工作創造價值有一定的追求,就會拋開本身的條條框框,與一線人員與業務部門去感同身受,在對他們的成功與艱難之處都有清晰了解后,再來看哪些方面是HR可以提供幫助的。
優秀的HR,不是等待著領導下達指令,而是會去主動、深度地思考人才盤點中關鍵的問題:
--- 要滿足支撐企業短期、中期、長期的業務發展,需要什么樣的人才儲備?
--- 如何加快識別高潛力人才,以及如何凸顯對高潛人才的重視?……
優秀的HR有清晰的定位,能夠將人才盤點工作與企業實際結合起來,尋找自己的價值創造點。
一般做到這個層面,HR的職業生涯已經有了堅實的基礎,而這之中尤其優秀的HR再往上一步可能成長為公司的戰略合作伙伴,成為公司的變革先鋒,公司成功經驗和企業文化的提煉者、維護者、建設者。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內容來源互聯網,旨在分享,如有關于作品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及時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