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直線管理咨詢的營銷顧問發現我們中國人有一種套路:為了競爭,不是想辦法比你做得更好,而是把價格定得比你更低,用低價格來搶走競爭對手的客戶。得點兒小便宜就沾沾自喜,最后競爭雙方拚來拚去,誰也賺不到錢了,就把主意打到產品上,以次充好、以假亂真來降低成本,盡力尋求利潤空間,到末了,不是被客戶給告了也是被市場給滅了,這種惡性的競爭導致的結果就是兩敗俱傷,誰也活不好。
華為掌門人任正非曾說:“再不可以忽悠中國消費者了。什么“物美價廉”,什么“讓消費者享受低價”等等。這些東西都是靠不住的。提升產品品質,需要巨大的投入和決心,需要幾十年厚積薄發。你一味低價,就沒有好產品。而消費者根本上的需求是好產品,是高品質的產品。企業滿足不了他們的需求,就把他們逼出中國,到日本等國去狂購”。
在買賣市場里,買東西嘛,當然要挑便宜的買,可關鍵的問題卻是,在客戶無法對產品質量進行鑒別的情況下,賣家無底線的經營,最終擾亂了市場,出現了餓死同行,累死自己,坑死企業的競爭現象。
“搶別人的單,斷自己的路!”以低價接單的企業只看重眼前利益,看似迫不得已的個體選擇卻在危害鋼材行業整體的健康發展。這樣的經營模式持續不了多久,其發展道路只能越走越窄,到頭來會發現這是條死胡同。
其實,在價格戰的博弈中,企業完全可以靠挖掘自身優勢,獲取更多利益。——靠產品說話,完勝價格戰!
市場的誠信也就在不知不覺中被毀得干干凈凈,結果做起生意感覺真費勁。
規則一旦被破壞,再想重新建立,總是要付出更多的代價。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內容來源互聯網,旨在分享,如有關于作品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及時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