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言可興邦,一言亦可喪邦。
禍起蕭墻之外,還有禍從口出。
7月2日,安徽蚌埠。
因遛狗糾紛,一名自稱徽州宴老板娘的女子,與小區居民發生爭執沖突。
起因是女子遛狗沒拴繩,差點咬到對方的女兒,致使其女兒受到驚嚇。
然后,雙方就言語爭執上升到了肢體沖突,扭打在一起。
打完了架,遛狗的女子回家了,小女孩母親報警了。
警察來調解了,遛狗大姐開始飆金句了:
“你怎么敢動我的狗?敢弄我的狗,我就給你孩子弄死!不就是要錢嗎?老子有的是錢,老子干了幾個徽州宴了,這些都是我干的,老子有錢不怕,幾千萬我都給你賠得起!”
北京正黃旗大媽,上海美國人大娘,加上飄到天上的白云大媽,三個人加起來都沒你一個人豪橫。
當著警察的面,威脅恐嚇他人,遛狗不拴繩嚇到人家孩子有錯在先,打完了架現在繼續吵架,還揚言要弄死人家的孩子,你這是要原地起飛啊。
視頻拍到了網上,徽州宴豪橫老板娘,瞬間上了熱搜。
7月3日, 蚌埠徽州宴餐飲有限公司發布聲明稱,視頻所涉當事人行為純屬個人言行,與公司無關,解除和當事女子的聘用關系。
公司由多名股東組成,并非視頻當事人所言為“某某人家的公司”,該言論不能代表公司。
老板娘發完了飆,老板卻已經哭暈在廁所了。
徽州宴官方的誠懇致歉信,網友們似乎并不買賬。
7月5日下午,蚌埠市公安局經開分局發布警情通報稱:
當地公安機關對引發糾紛的兩名女性當事人均已作出行政拘留處理。
徽州宴老板娘行拘7日,小女孩母親行拘3日。
當然,有不少網友認為這個處理不公平。
實際上,的確是雙方均有過錯,因為肢體沖突,是雙方互毆。
但是網友卻不這么認為,原本老板娘的豪橫語錄,就已經激起民憤了,這后續的處罰,又是一波怒火點燃。
總不能沖進警局給老板娘幾個大嘴巴子吧?
所以,輿論反噬之下,徽州宴,倒了大霉了。
公共社交平臺上,一群人開始跟風轉發,鍋全都扣在了徽州宴的頭上,甚至訂了酒席宴席的人,都開始要求退訂了...
歷史無數次的經驗教訓告訴我們,人類從來不會從經驗中,吸取教訓。
2020年9月5號,江蘇昆山。
一家電子廠公司,三個自稱為公司培訓干部的男子在工作臺前負責分發員工身份證,三名分發證件的管理人員不停地念出員工的名字,然后將一張一張證件全部丟在地上。
事情很快就在網上發酵了,迫于輿論壓力,公司不得不緊急公開道歉,主管率團隊向新員工鞠躬致歉,表示會完善培訓人員的管理及教導。
而據視頻顯示,員工證扔地事件爆發后,該公司出現員工集體性離職,3000名員工已有2900名離開...
對此,坊間戲稱,三個人,干掉了一個廠。
今天的徽州宴,是不是在重蹈昆山電子廠的覆轍?
在公共場合里,有一個常見現象,叫做群體效應。
比方說一個奶茶店新開業,許多人都在排隊,群體的下意識反應就是這家店的奶茶肯定好喝,不然也不會有這么多人排隊。
同理,假如兩家火鍋店連著開在一起,一家人氣爆滿,一家空無一人,哪怕是排隊等候,人們也愿意去人氣更旺的那一家店吃飯。
這就是所謂的“跟風潮”。
在這個邏輯解釋下,就能明白電子廠和徽州宴事件。
沒錯,無論是扔身份證,還是言語威脅弄死孩子,都是“員工個人行為”,這并不能說明電子廠不好,也不能說明這家飯店就有問題。
但是公眾的集體跟風憤怒情緒,需要一個發泄點,而這個點一旦爆發,就必然會波及一大片。
“聽說你還去那個電子廠上班?身份證都給你扔地上了,你還要不要尊嚴?”
——所以,2900人連夜辭職了。
“聽說你還去那家飯店吃飯,就不擔心不拴繩的遛狗咬到你家孩子,就不擔心人家威脅弄死你的孩子?”
——所以,一堆人跑到飯店門前打卡宣誓不來這吃飯了。
這個時候,哪怕是站出來說幾句公道話的,都會被“洶涌輿情”批判為收了錢的洗地文。
“網絡力量”,從來就是一把雙刃劍。
唯一平息事態的方法,是等事情熱度降下來,等風聲過去,等公眾把這事給遺忘。
這需要時間,一月兩月,一年半年...
可飯店屬于實體經營,它有店租、有員工工資、有水電費各項開支。
哪一家飯店,可以歇業個一年半年?
一個月都很難撐下去。
“悔不該說出那句禍從口出的迷惑發言啊!”
今天的公共場所里和網絡輿論環境下,基本上所有的人和事,都趨向于“透明狀態”。
人人都是自媒體的時代里,每個人都是監督者,同時,每個人也都被監督著。
不要隨手亂扔垃圾、不要霸座、不要遛狗不拴繩、不要做那些不文明的事,就算一時手欠,被人家抓住了辮子,趕緊認個錯道個歉就是,自知理虧還跟人家吵架,手欠之后還要嘴欠,反過來還放狠話大放厥詞威脅恐嚇他人。
還是電影臺詞說得好啊。——“別太放肆,沒什么用。”
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內容來源互聯網,旨在分享,如有關于作品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及時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