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企業銷售的業績不好,是什么原因導致的?
在銷售團隊管理過程中,做對了不見得業績能夠提升;但一旦犯錯,結果往往都是很致命的。
直線管理咨詢的營銷顧問根據相關咨詢,分享一下銷售團隊,最常見的3個“管理陷阱”。
一、將業績最好的人提升為銷售主管
業績,是晉升銷售主管的基礎條件,而不是最核心的條件。業績最好的銷售,不一定就適合做管理。因為自己能做業績和能夠輔導他人、培訓他人、激勵他人、帶領團隊一起做業績,是完全不同的“兩種能力”。
一個中高層管理者必須要學會識別能力之間的差異,并經過系統的評估和考核后將其委任在恰當的位置。去發展那些團隊里的“人才”,似乎是很輕易就能做出的決定。
但如果管理者無法清晰區分不同崗位上“人才”的定義,那無異于“變寶為廢”,帶來雙輸的局面。被委任者失落、沮喪、壓力大,他所帶領的銷售人員表現差,團隊士氣低落,公司業績受損等。
解決方案:
1、制定“銷售主管”崗位勝任力模型。
需要具備哪些通用能力?
如溝通、辦公軟件、協調組織等。
需要具備哪些專業能力?
個人業績能力,品牌產品知識熟悉度等。
2、使用職業評估工具,預測管理才能。
市面上有很多職業測評工具,可以去評估和預測一個人的職業傾向。(如:MBTI職業性格測試)
3、給予系統的《銷售管理培訓》支持。
前期的篩選很重要,后續的支持和指導也很關鍵,除非你費盡心思晉升他,是為了一起輸。
二、讓銷售主管承擔過多個人業績
銷售主管的職責有很多,但承擔過多的個人業績指標,絕對是個潛在的“致命錯誤”。這直接帶來的結果是:
1、主管與銷售直接競爭。
銷售不可能競爭過主管,這里面因素太過了。資源的分配、人性的考驗、信息的獲取等,最終整個團隊文化就會出問題。
2、銷售主管忙于自身業績。
因此,培訓和輔導下屬就成為了這個目標的“倒霉事”,因為會分散太多精力,因為在給自己培養競爭對手。結果就是下屬銷售得不到成長,業績全靠主管一個人扛起來。
3、由于1和2會直接導致下屬銷售失去信心,缺乏團隊認同感,從而離職率不斷攀升。
解決方案:
1、如果你需要你的“銷售主管”去做業績,那么你就不能定義他為團隊的管理者。可以是儲備管理,可以是高級銷售,但絕不可以是銷售團隊的負責人。
2、如果你需要他去管理團隊,那么你必須要在個人業績和團隊業績中做取舍。
他可以自己去簽單,然后作為獎勵激勵下屬;也可以幫助下屬簽單;或者在團隊人數較少時設立個人最低門檻。但絕不可以設置“個人業績績效獎勵”,讓他與自己的下屬成為競爭關系。
3、明確銷售主管的核心職責(供參考) 對團隊業績負責、通過培訓發展下屬、指導銷售達成目標、激勵銷售人員意愿、招聘新成員。
三、銷售管理隨機化,靠感覺
很多企業銷售團隊規模都相對較小,3-5名銷售人員是一種常態。每個人都很忙,銷售主管更是如此。但這種“忙“往往是很低效的:要么就是在被事情推著走;
要么就是想到什么去做什么,缺乏機制和標準。一些銷售主管對這個狀況也很了解,但給出的理由是:團隊太小,沒必要做標準化管理。當然結果就是,行為是隨機的,業績自然也是忽高忽低,不穩定。
解決方案:
即使再小的團隊也需要建立“PRP”(銷售標準化管理),或許在建立之初,實用性不強,落地程度也不高。但只有建立它,才有機會改進它,才能有機會不斷地從“隨機”走向“確信”。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內容來源互聯網,旨在分享,如有關于作品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及時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