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當我們看到微軟這樣的頂級企業都會有大批精英人才被競爭對手挖走時,我們要思考,在人才競爭異常激烈的今天,企業要靠什么吸引人才?怎樣才能留住人才?直線管理咨詢的營銷顧問為大家分享“選人觀”與“用人觀”。
1、讓員工與企業共同成長
企業的成長和員工的成長是連通的,企業只有真心實意地對員工好,讓員工與企業共同成長,激發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員工才能發自內心地為企業創造效益,企業才能獲得持續的成功。
西方管理學家說,你怎么對待你的員工,你的員工就會怎么對待你的客戶。反之,如果企業對員工漠視,員工對客戶也會漠視,企業就會走下坡路。
關注員工的情緒和需要,學會尊重人、理解人、愛護人、關心人,這是根本的東西。
記得女兒只有幾個月大時,有件事讓我很受觸動。剛開始,我一抱女兒她就哭,愛人抱過去就不哭了,愛人告訴我,孩子雖小,但她是個人呀,你得和她交流。
按這個方法再抱女兒時,我就全神貫注地看著她,跟她說說話,她真的不哭了。這說明人都是需要被關注和重視的。
所以,我現在常和企業里的年輕管理者講要善待員工,多去基層企業轉轉,多傾聽員工心聲,關心他們的生活。即便企業里最差的那個人,也是需要被關注、被關心的。
如果企業對員工漠不關心,誰還愿意長久地待著呢?企業家要想清楚這些事情。
企業對員工好,員工就會對企業好,這是緊密相連的。
2、尋找“癡迷者”
選人和選業務是企業的大事,而首要的就是選人。
做企業要先人后事,而不是先事后人,即一定要找到合適的人才去做事,沒有合適的人,業務大可不做。
在選人方面,這些年我給自己定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尋找癡迷者。
所謂癡迷者,就是干一行、愛一行、精一行,能俯下身子、鉆得進去的人,就是每天一睜眼就想企業里的事,半夜醒了還在想這件事的人。
癡迷者不見得都能做好,但是要想做好,必須得癡迷。
知人善用是企業成功的關鍵。實踐告訴我們,企業經營不善往往和用人失誤有關:
一是用了不該用的人;
二是用的人不能挑大梁,承擔不起應有的責任。
企業要用好人,先要選對人。在選人方面,我覺得品德、專業、態度這三點尤其重要。
明代思想家呂新吾在他的《呻吟語》中說:居人之上者“深沉厚重是第一等資質,磊落豪雄是第二等資質,聰明才辯是第三等資質”。
企業領導者首先要有厚重的人格。
做企業要胸懷大局,知人善任,風清氣正,全心全意為企業發展獻計獻策。對員工要寬容溫和,心有大愛,先人后己,讓大家有安全感、親切感、幸福感,心甘情愿地追隨。
我反對在企業里搞小圈子、搞低俗的拉扯、搞無原則的爭斗,這些都和員工的幸福背道而馳。因此,領導者的選擇標準是德才兼備,德要優先。小勝靠智,大勝靠德。
如果一個人品德不過關,那他的能耐越大,對企業的損害就越大,這種人堅決不能用。
專業也是一個重要考量。
在短缺經濟時代,企業大都喜歡啟用有生產管理經驗的人做領導者,為的是做好產品生產工作;市場競爭激烈時,領導者大都由市場銷售經驗豐富的人出任,我做廠長時就是這種情況,之前有了10年的銷售經歷;
隨著企業上市、金融化、資本化,財務水平變得突出,許多公司領導者改由有財務背景的人出任;后來,在科技和商業模式創新的沖擊下,尤其是新經濟發展,很多公司選擇創新能力出色的人做領導者。
可見,企業選人用人實際是圍繞市場、企業內外部情況不斷變化的過程。從今天來看,英雄不問出處,選擇什么專業背景的領導者關鍵在于企業的需求。
從個人實踐看,我更傾向于選理工科的人做一把手,因為他們進行過數學和邏輯訓練,數字化管理的基礎更牢靠,這是很重要的。
當然,人的知識結構和思維習慣不是固化的,自身的不足是可以通過后天的學習培訓彌補的。
做企業的態度,就是“癡迷”兩個字。
稻盛和夫說,當年他做企業時聰明的人都跑了,留下的那些看似木訥的笨人卻做成了世界500強。我對此深有同感。
做企業寧要“笨人”,不要“聰明人”,笨人對事業無比癡迷,不到終點誓不罷休,心無旁騖反而更容易創造奇跡;而聰明人腦子靈光、心猿意馬,這種人到最后往往一事無成。
人的天賦雖有不同,但只要肯吃苦、肯鉆研,世界上就沒有什么難事。企業領導者的特質之一就是癡迷,尋找癡迷者并把他們放到合適的崗位上,這可能是做大做強企業的訣竅之一。
選人用人是最難的,理想的接班人應該既能夠理解企業的歷史、戰略、文化,又能夠適應時代的變化,傳承并發展企業。
對中國企業來講,直線管理咨詢一直相信未來,年輕一代會做得更好,這個答案將交給時間。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內容來源互聯網,旨在分享,如有關于作品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及時聯系!》